“我想留下,因為這里需要我”,轉陰后他就地轉為志愿者|每日訊息

2022-11-29 16:49:42    來源:大洋網    

出不出艙?這是擺在老梁面前的一個問題。11月27日,距離19日入艙過去八天,老梁收到衛健部門的出艙通知電話,被告知經過“三天三檢”,他已經符合出艙條件,可以回家進行健康觀察。和家人通話后,老梁告訴負責人,他選擇留下,“我在南沙體育館做水電工五年,沒人比我了解這里的水電路,現在我康復了,但我還是想留在里面,減輕外面同事壓力,繼續每日的巡查檢修,給大家放放電影。我覺得,這里需要我。”老梁如此告訴記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梁叫梁文堅,今年54歲,是土生土長的南沙橫瀝鎮居民。

老梁是南沙公控集團參股單位南實體育的一名老員工,日常主要負責南沙體育館水電路的維護與搶修工作,這份水電工的工作一干就是五年。

11月15日上午,接到南沙區委區政府緊急通知,南沙體育館需緊急改建為中轉站。

老梁知道消息后,第一時間報名,就地成為支援場館改造的工程維修志愿者。搬運單人床、轉運點修建、工程保障、安全巡檢、設備調試......每一項工作都時間緊、任務重,老梁一直在場館內外“連軸轉”,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工作。

可能是由于連日的辛苦工作導致免疫力下降,18日半夜,老梁接到電話,知道自己當日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9日,老梁也住進了體育館改造的臨時中轉站。

“接到電話,我心里比較淡定。”老梁說:“畢竟這是我工作了五年、十分熟悉的場所,有醫護人員在,我也沒什么太擔心的。”

老梁的“淡定”還來源于他的女兒,他女兒也是長期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她打電話給爸爸說:“你別怕,沒事的。”

進入中轉站的前兩天,老梁感到自己有點發燒和咳嗽。兩天后,老梁覺得自己沒有感覺了。

這時候,他開始琢磨怎么“打發”有點無聊的方艙生活。

偶爾和艙內的人聊天,互相安慰;偶爾刷刷手機,看看連續劇;老梁還是覺得,在工作崗位上最踏實。于是,他申請在方艙內就地轉成工程維修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我已經在里面了,我可以輕裝上陣,這樣子我的同事就不用穿‘大白’防護服進來,穿著那一身干活挺不方便的。”

就這樣,同事把對講機和工具箱送進來內場,工程維修志愿者老梁正式“上崗”。

老梁告訴記者,由于最初時期的人員比較多,水龍頭、飲水機這些設備出現問題較為頻繁,無論白天還是黑夜,老梁都會立刻拿出工具箱,開始干活。

在方艙內,老梁除了做好“本職”的水電工,還“兼職”成為電影放映員。

“體育館本來就有大屏幕,我聽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開機、開音箱,現場播放一些喜劇片給大家看,笑聲可以打敗病毒。”老梁表示。

11月27日,經過“三天三檢”,三次結果都顯示為“陰性”的老梁被通知要出艙了。

老梁和家里打了電話,向現場協調組組長、南沙公控集團下屬南沙文體公司副總經理龐皓文表示,他要留下來。

老梁不善言辭,被問到“為什么選擇留下”時,他只會說“想出多一點力,里面人手不足”。

龐皓文自2020年調到南沙文體公司后,就和老梁成為同事。他說:“老梁工作從來負責認真,不求回報。本來他的崗位只是一名電工,但他后來硬是把水電都學了,都做了,事情交到他手上,他無論克服多少困難都會認真完成。”

龐皓文也表示,老梁的同事們一直都在群里力挺老梁,找他聊天。“我們也是吃住在體育館外的集裝箱里,直線距離也就幾百米,挨得很近。”

老梁的同事們都在期待著,現在中轉站剩下的群眾順利出艙后,老梁再一次完成任務,回到他們身邊,回到往日的生活,繼續守護著南沙體育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耿旭靜、董業衡 通訊員:羅瑞嫻、李梓、田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