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濤
“離婚后,前妻把孩子姓氏改為母姓,那孩子就成了她娘家的人,憑什么我還要給撫養費!” 梁某為此耿耿于懷。前不久,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了這起撫養費糾紛案的審理情況。
梁某和前妻劉某在韶山市民政局登記結婚后,于2013年7月生下兒子小明(化名)。2014年9月,梁某、劉某離婚,離婚協議書約定:兒子小明歸女方劉某撫養,梁某每月支付撫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1500元,小孩年滿10周歲后按1000元/月。在不影響小孩學習、生活的情況下,男方可隨時探望。
【資料圖】
離婚后,男方抱走小明自愿撫養,女方劉某為減少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也讓孩子能更多地獲得來自父親的關愛,便同意和梁某輪流撫養小孩。2014年9月28日至2015年2月13日、2015年9月14日至2017年1月1日,小明跟父親梁某生活在一起,由父親撫養;其余時間小明跟母親劉某生活,由母親撫養。
2014年9月28日至2022年5月31日止,父親梁某實際撫養20個月,共給付撫養費32000元。小明母親劉某實際撫養小孩72個月,因收入不高,無力承擔小明的全部撫養費,便將小明父親梁某訴至法院。
法庭上,被告梁某辯稱,劉某在實際撫養小孩期間,把小孩戶籍遷入劉某父親一戶下,并將小孩的姓變更為“劉”,因此拒絕支付撫養費。
韶山市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我國《民法典》有關規定:“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該案中,母親劉某撫養小孩72個月,由被告梁某每月支付撫養費1500元,有協議的約定,被告應支付小孩撫養費10.8萬元,已付3.2萬元,還應支付7.6萬元;被告實際撫養小孩20個月,原協議沒有約定,但不予給付有失公平,法院酌情認定按每月1000元給付。兩相互抵,梁某還應支付原告的扶養費為5.6萬元。
據此,法院判決被告梁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劉某支付2014年9月28日至2022年5月31日止的尚欠的撫養費5.6萬元。
關于小孩姓氏的變更問題。劉某在撫養小孩期間,未告知小孩的父親即本案被告梁某,將小孩的姓氏變更為“劉”,其行為雖然欠妥,但小孩的姓既可隨父,也可隨母,被告主張小孩恢復原姓無法律依據,也不得因此而拒絕支付小孩撫養費。
庭審后,辦案法官就涉及的法律法規向梁某釋明,使其意識到存在法律認識上的誤區。同時,法官也批評劉某擅自給孩子改姓的行為,劉某表示以后在關于孩子方面的事情會與梁某協商解決。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