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紡中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交往技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湘潭市各中小學校多舉措加快課程改革步伐——
讓課堂更有趣 讓教學更有效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鍇 實習生 喬夢霞 通訊員 賀艷芳
11月16日下午3時20分,岳塘區湘鋼三校教育集團五年級的談炻圻高興地跑到另外一間教室參加唱響梨園社團活動。“今天是學校社團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課。”
談炻圻口中的“選課”指的是每周三下午的非遺文化、創意線描、啦啦操、中華武術等38門社團課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選課結果在不同的班級上課。這也是湘鋼三校教育集團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菜單式”綜合實踐課程的常態化實施。
近年來,市教育局在推動各中小學校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依據分段推進、反復強化、逐步深入、漸漸完善的原則,對國家課程拓展延伸,構建起適合各校文化、符合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體系,為學生們鋪就了一條個性化發展之路。
充滿活力的課堂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當今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形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等方面的能力,還可以營造一個開放、平等、融洽的學習氛圍。
岳塘區湘紡中學在各班推廣小組交流合作,用“兵教兵”的方式來優化教學,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尤其是落實“雙減”以來,這一實踐案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師生及家長的高度認可。
湘紡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別于傳統班級教學、管理結構等模式,小組交流合作是根據學生成績、日常表現、男女比例等均衡分配,每組約6名學生。建組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個學習小組均層次較為分明。
“小組合作學習”目標是小組成員共同確立的,要求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分工協作,幫助小組其他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加倍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同步提升小組成員的團隊意識與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很喜歡這種交流合作的方式,自己和同學們很樂意在小組內部請教和研討,見證著彼此的成長與進步。”該校初三年級學生陳思妍說。
湘紡中學創新教學模式,推動課程改革并非個例。近年來,湘潭市各中小學校紛紛立足課堂主陣地,聚焦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變化、教學改革、考試評價等教育熱點,有效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模式。
其中,九華和平小學以學校的特色發展——思維型教學為載體,從常規管理、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學生負擔等多維度入手,將《學思維活動課程》引入課堂,遵循孩子的年齡層次及思維發展規律,由淺到深,螺旋式上升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并將思維型教學理論和思維方法輻射、融合至學科教學中,以課堂為基點撬動整個教育生態的改變與發展。市十六中學大力推進環保、化學、生物、物理綜合實踐以及籃球、音樂、勞技等特色化課程建設,促進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助力學生多元發展、個性成長。岳塘區湘鋼二校通過課題研究的參與、介入,不斷改變教學的行為、狀態、習慣。目前,該校一批省市級立項課題均已結題。
教師在課改中尋求蛻變
師資力量的提升,是推進課改繞不開的環節。湘潭市各中小學校把校本課程開發、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等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內容,推動教師勇于承擔課改責任,并在課改中主動尋求蛻變。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教師的理念素養直接決定著課程目標的達成度。”九華和平小學相關負責人認為,只有全面理解、深入領會、準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實質和核心要義,方能確保新課標的落地落實。
近幾年,九華和平小學倡導教師站在整個單元結構的視角上分析教學內容,站在更全的視角把握教學活動。原來教師普遍習慣教一課備一課,隨著單元教學理念的普及,教師普遍能關注到單元,有的還能關注到冊,甚至全套。
全視角把握教學內容,找準教學定位,如何落地落實?九華和平小學制定的《賽課備課模板》和《教師成長手冊》,給予了教師抓手。《賽課備課模板》引導教師對單元內容、總目標、課時內容目標等有清晰的認知,對單元中的不同內容進行關聯、比較、鑒別,在研究中發現關鍵與重點,進而對知識做出重點與非重點的取舍;《教師成長手冊》引導教師樹立整體教學觀念,反復研讀課標、理解教材編寫意圖,通過思維導圖、要點圈畫、知識圖譜等教學技術將備課時內在的邏輯顯示出來,盡可能讓備課的底層邏輯看得見,實現對教學內容及定位的通透理解。
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人之初,性本善……”“弟子規,圣人訓……”在湘鋼三校教育集團教室內,不同年級的學生手捧《三字經》《國學經典誦讀讀本》等書籍大聲朗誦著。校園里書聲瑯瑯,氤氳著傳統文化的濃郁氣息。
“學校訂制了一批誦讀教材,通過誦讀經典等活動,讓學生親近圣賢,飽讀經典。”湘鋼三校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教育集團還定期舉辦經典誦讀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傳統文化。
同時,湘鋼三校教育集團還開展了藝術類、文學類、書畫類、體育類、棋類、科技類等以實踐性、趣味性為主的社團活動,開設了非遺文化、創意線描、啦啦操、中華武術等38門課程,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課程,既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又活躍了校園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校本課程改革中,湘鋼三校教育集團還注重引導孩子們將知識運用于探究過程之中,要求孩子們通過假期,走進工廠、旅游景點等場所進行調研,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使該教育集團推出的“研究型課程主題化實施”不走空、不走虛。
“這些年,我們面向所有學科開展教學實踐與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生態,形成了多個教學品牌,讓課改形式更豐富、實施更順暢、效果更鮮明。”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輕松善教的老師、自信有禮的學生、活潑熱鬧的課堂,各中小學校都沉浸在改革帶來的幸福感里。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