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吧!‘夏季攻勢’”系列報道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廠區”到“景區”
“十里鋼城”的“綠色革命”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艷霞
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主戰場”,鋼鐵行業正在經歷史上最大的“綠色革命”——超低排改造,湘鋼也不例外。
“這是投資10億元新建的450平方米燒結機,已提前實現了超低排,老二燒已于8月停產。”10月12日,正在廠區巡視的湘鋼煉鐵廠生產科環保工程師劉軍介紹。今年,湘鋼污染防治“夏季攻勢”包括燒結機環保提質改造在內的5個超低排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
新建、關停折射出的是湘鋼大刀闊斧推進超低排改造的擔當和決心。作為一家傳統高能耗企業,華菱湘鋼把環保當成頭等大事,自2018年開始至今共投入40多億元,打響超低排改造攻堅戰,目前,已完成23個有組織、200多個無組織污染源超低排改造,清潔化運輸比例超80%。
行動
城市型鋼企所在區域的空氣質量問題一直處于風口浪尖,環保政策及標準要求愈發嚴格,對鋼鐵企業的環保治理與環境管理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早在2018年湘潭“藍天保衛戰”打響起,湘鋼就拉開了鋼鐵行業超低排改造的序幕,5號、6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就是湖南省鋼鐵行業第一座實現超低排改造的項目,煙氣中的氮氧化物變成氮氣和水,二氧化硫變成稀硫酸回收再利用。
后受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對湘鋼全面體檢,政企協同,遠近謀劃,于2021年3月編制了《湘鋼創建超低排示范企業規劃》。今年,5個超低排項目均納入污染防治“夏季攻勢”任務,湘鋼超低排改造全面提速。
冶煉過程是防控關鍵。今年6月,湘鋼450平方米燒結機提質改造項目完工,采用“靜電除塵+循環流化床干式超凈工藝+中溫SCR脫硝”處理工藝,從配料、冶煉到成品全過程所有產塵點均采用袋式除塵器凈化處理,均提前達到鋼鐵行業超低排要求。“從我們實時在線監測平臺可以看到,煙囪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濃度分別為0.3毫克/立方米、29毫克/立方米、39.5毫克/立方米,分別遠低于已淘汰的老二燒所采用的國家限值排放標準40毫克/立方米、180毫克/立方米、300毫克/立方米。”劉軍預計,450平方米燒結機超低排改造后,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硫2800噸、氮氧化物4500噸、顆粒物630噸,大幅削減了主要污染物排放。
與之幾乎同步完成的還有投資3億元的新二燒脫硫脫硝超低排改造項目,該項目對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重金屬都有較好的脫除效果。
而4號高爐爐前除塵提質改造,不僅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還能將除塵灰回收利用,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我們煉鐵廠一年可回收10多萬噸除塵灰,可作為燒結原料用于煉鐵。”劉軍說。
劉軍介紹,今年污染防治“夏季攻勢”5個超低排改造項目已全部完成任務,目前正在開展新一燒脫硫脫硝超低排改造和綜合料場改造,預計明年將全面完成超低排改造任務。
蝶變
湘鋼能源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湘鋼已完成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焦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除塵設施超低排放改造等23個有組織污染源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了煤場渣場封閉改造、皮帶通廊封閉、轉運站揚塵治理、道路白改黑(柏油化)等200多個無組織污染源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了汽運改水運、汽運改鐵運、粉狀物料罐車運輸等清潔運輸方式改變,清潔運輸比例達80%以上,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要求。
“從過去污染‘黑名片’到‘綠色風景區’,十里鋼城已完成綠色蝶變。”煉鐵廠4號高爐員工蔣健說,湘鋼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質量,員工工作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湘鋼實施“城企融合”項目350多個,廠區及周邊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企業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企業榮獲全國第三批鋼鐵企業“綠色工廠”稱號,成為國家AAA級景區和湖南工業旅游示范點,實現了從“廠區”到“景區”的升級蛻變。
為推動城市與企業互融共生,促進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湘鋼以建設超低排放示范企業為契機,積極應對環保挑戰,結合企業主體發展規劃實施環境優先戰略,從有組織提標改造、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設施配套、智能化監控監管平臺創建、清潔運輸結構調整、廠區綠化美化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最終實現與周邊生態環境及區域發展的和諧共融。
如今,走進湘鋼,廠房巍峨,生產線潔凈,樹木蔥郁,四季花香……真正實現了廠區就是景區。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