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存在嚴重的社會危害。其中,樓體外墻瓷磚脫落被公認為是“不定時炸彈”,讓人憂心忡忡。樓體外墻瓷磚脫落誰來維修?這個懸在人們頭頂的危機應該如何解除?頭頂安全又該如何守護?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現 象 瓷磚脫落讓樓體外墻成“大花臉”
象
瓷磚脫落讓樓體外墻成“大花臉”
記者走訪時不難發現一些小區存在樓體外墻瓷磚脫落現象。在長安路裕灃象牙宮寓小區外,記者看到,小區樓體墻面上部分瓷磚已經脫落,形成不規則的“斑點”。在團結西路東尚觀湖小區,小區南側的一排住宅,外墻瓷磚成片掉落后,水泥墻面大面積裸露在外,形成“大花臉”。在建工路克拉上城小區,同樣存在外墻瓷磚大面積脫落現象。
此外,有的小區對瓷磚脫落后的墻面進行了修補,但修補后與原先的墻面并不一致,留下了“補丁”。
據西安市住建局統計數據顯示,西安有將近11%的建筑采用瓷磚作為外立面,共614個小區、4439棟建筑,建筑面積為76934280.6平方米,其中出現瓷磚脫落現象的建筑所占比例約為25%,有1114棟,總脫落面積為151660.34平方米,瓷磚脫落情況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隱 患
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
近年來,全市發生多起外墻瓷磚脫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每年瓷磚脫落問題發生不少于300起,給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2015年2月11日,小寨一又二分之一公寓A座樓上的外墻瓷磚脫落,造成樓下一名路人重傷。
2015年6月10日,在長安區綠園十字東南角,升平大廈樓上一大片外墻瓷磚從18層高樓脫落,一名放學路過的13歲男孩被砸傷,送醫后仍未能挽回生命。
2019年10月10日,西安城東水岸東方二期小區高層外墻瓷磚脫落將樓下一輛汽車砸壞。
2020年6月1日,曲江明珠小區將近100平方米的外立面瓷磚整體脫落,所幸掉落區域為小區綠化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瓷磚脫落到底有多危險?一位有多年從教經驗的中學物理教師表示,當瓷磚從高空墜落時,重力勢能釋放轉換成動力勢能以及瓷磚本身彎曲所具有的彎曲勢能,在瓷磚墜落過程中,重力勢能不斷轉換并積聚起來,瓷磚墜落高度越大,能量危害越大。目前,高層建筑高度大多接近100米,瓷磚脫落后在氣流擾動以及與樓體發生碰撞后,運動軌跡變化無常,可能會對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威脅。2014年6月,未央區某小區一棟樓24層位置發生瓷磚脫落,由于當天有大風,瓷磚掉落后飛出50多米,所幸該樓房位于小區中間部位,如位于臨街位置,后果將不堪設想。
除了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外墻瓷磚脫落還會殃及整棟樓的質量。從建筑本身的安全角度看,外墻瓷磚脫落后如果沒有及時維修,一遇到下雨天氣墻體便會滲水,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墻體開裂,影響樓體安全。
探 因
日曬雨淋造成瓷磚“老齡化”
記者了解到,自建筑外墻保溫技術推廣后,我國大部分建筑的外保溫墻體飾面層多釆用瓷磚,尤其在中高檔建筑中使用更多。外墻粘貼面磚是一種較為耐久、可長期保持色彩鮮艷的中檔飾面材料,具有成本適中、操作簡便、色彩豐富、美化工程立面和提高小區檔次等優點,同時墻體瓷磚可維持室內溫度相對穩定,可以減小建筑運營過程中的能耗,能夠有效保護建筑主體結構,提高墻體耐久性并且具有防火、抗水、防腐、耐磨等特點。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由于飾面層處于建筑結構外側,受到風壓、熱脹冷縮應力、水壓、凍脹等多種外界環境的直接作用,或者由于原材料不合格、性能不符合當地氣候、施工工藝控制不當、操作人員的技能等原因,瓷磚脫落的安全問題開始不斷暴露,出現開裂、局部或大面積空鼓、脫落等質量問題。尤其是在風荷載作用下、惡劣天氣和四季交替溫差變化的影響下,飾面層脫落問題層出不窮,給樓下過往行人和車輛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樓房建成的時間久了,外墻瓷磚經風吹日曬后‘老齡化’嚴重,掉落的現象就會發生,行走在下面的人時刻都會對頭頂上的危險提心吊膽。”從事建筑行業20多年的孫師傅告訴記者。
困 局
修補外墻裝飾不容易
針對房屋外墻瓷磚脫落問題,西安市住建局要求各小區物業公司及產權單位加強對外立面的日常巡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進行治理和排險。但由于高度、技術等問題,日常排查治理存在發現難、治理難的問題。
除此之外,維修金額龐大且維修資金短缺、申請大修基金周期較長和業主意見不統一無法啟動大修基金,都讓房屋外墻裝飾這件“外衣”修補起來困難重重。
房屋外墻瓷磚脫落維修到底需要多少錢?孫師傅算了一筆賬,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墻面基層泥漿鏟除每平方米12元,墻面基層處理(膩子)每平方米42元,瓷磚剔除一般在每平方米40元左右,隨著高空作業高度的不同,價格會有一定程度起伏,加上高空作業的作業設備價格、施工現場管理費、防水材料、人工費等,每平方米的維修費用至少在300元以上。
“看到小區樓體外墻空鼓、脫落,物業公司其實是最擔心的,因為一旦砸到人,物業公司承擔不起這個后果,但是想要徹底解決問題,憑借物業公司一家的力量很難完成。”城南一家物業公司負責人楊先生坦言,物業公司發現外墻瓷磚脫落后,住戶會質疑外墻瓷磚脫落是開發商修建時沒有按標準施工引發的問題,認為應該由開發商負責,因此不同意啟用住宅專項維修基金來處理。而開發商則會以小區樓體外墻質保期早已經過期,不該由他們負責為由推諉。為了履行好管理責任,物業公司只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出資排險,請人將已經空心容易發生危險的外墻瓷磚進行局部鏟除,并在小區設置警示標志;或者是直接在樓體外圍采用搭設防護棚的方式進行防護,以此減少突然掉落傷人的概率,但是這些方式都是治標不治本。
破 局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針對外墻瓷磚脫落現象和隱患,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建議,首先,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嚴抓施工質量,加強施工企業管理和市場管理制度,對問題工程進行責任溯源,并設立施工企業黑名單制度;在樓體建設中禁止使用瓷質面磚作為外墻飾面。其次,由政府出臺政策,引導或強制物業管理人員辦理“既有房屋建筑外墻面使用安全責任保險”,積極拓寬社會治理途徑,有效化解因建筑外墻脫落造成的財產損失糾紛、群眾糾紛等。
物業管理人員應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辦理“既有房屋建筑外墻面使用安全責任保險”等保險,引入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解決建筑外墻檢測難的問題;對小區墻面定期進行養護,并加強對小區墻面的巡視,在極端天氣(大風、高溫、暴雨等)下,物業管理人員應提高小區樓體外墻面巡視頻率,發現問題應設立符合小區情況的應急預案及時采取防護措施。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