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錦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這次我總沒出錯吧。”3月8日上午,雨湖區云塘街道繁城社區黃國慶家里,他不緊不慢地將一首《浣溪沙》完整地背誦了出來。然后他伸手摸了摸一旁孫兒的腦袋,笑著說:“我們來比賽,看誰背得又快又準。”
黃國慶今年67歲,與孫子一起學習、背誦古詩詞,是他最近一年“被迫”養成的習慣,但也收獲了無窮的快樂。
“孫兒帶我認字,我帶他背書。”黃國慶一面翻著桌上已經被翻舊的《小學必背古詩詞》,一面說起背書的緣由。原來,黃國慶讀小學四年級的孫兒比較排斥背誦詩詞,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考一番后決心親自“披掛上陣”——與孫兒一起學習背誦。
說干就干,去年暑假,黃國慶買來一本《小學必背古詩詞》,將孫兒課本上的古詩詞重點標注并抄錄下來,每天一遍又一遍地抄錄、背誦。開學后,黃國慶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去校門口接孫兒放學,在回家的路上爺孫倆一起討論,相互抽背,相互當“老師”和“學生”,檢查有無差錯。
“年紀大了,很多字也不怎么認識,想要完整地背誦一首詩詞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黃國慶說。“我是個急性子,今日事今日畢,心里一旦有了任務,就放松不下來,每天早上一起來腦子里就規劃今天要背幾首詩詞。”黃國慶說道,“我們老年人睡眠少,有時半夜起來,想起我的詩背到哪了,就翻出書來背一背,實在背不出來就抄幾遍。”
就這樣,黃國慶廢寢忘食地背詩,付出也總算有了回報,半年多時間背熟了近80首唐詩宋詞,孫兒也慢慢喜歡上了背誦詩詞。
“把詩詞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樂趣,也能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黃國慶說,過年時祖孫二人會一起誦讀《元日》;吃飯的時候則回顧“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早晨聽到鳥叫背《春曉》、下雪的時候便誦讀《江雪》。家里的氛圍都有了書香氣,祖孫二人之間也更加其樂融融。
“和小孩一起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增加文化知識,還能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既營造了和諧的親情關系,也可以從小培養小孩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黃國慶老人表示,自己會一直陪著孫兒學習背誦下去,爭取在孫兒小學畢業前背熟300首古詩詞。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