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秒綠燈不夠老人一次通過 綠燈請等等行人

2021-09-27 14:53:45    來源: 北京日報    

過馬路時,行人綠燈時間能不能再長點兒?在本市部分路口,一些行人尤其是老年人,連跑帶顛過馬路時,總有這樣的期待。記者從交管部門獲悉,信號燈配時是根據國標要求,兼顧行人過街安全和機動車通行效率。為更好地滿足行人過街需求,本市已對150處學校、醫院密集地區路口的行人綠燈“增時”。

34秒綠燈不夠老人一次通過

記者日前在位于海淀區阜成路的空軍特色醫學中心門前看到,過街信號燈倒計時顯示共有34秒供行人過街。綠燈剛亮起,一位老人就在家人的攙扶下前行,當數字顯示還剩“11”秒時,老人剛走到馬路正中間,還沒走幾步,綠燈就開始閃爍。最終,信號燈變紅時,老人一行“卡”在了機動車道上,進退兩難。

許多市民一直存在著疑問:紅綠燈時長分配有什么標準?綠燈時長能不能再讓行人從容一些?市公安交管局科信處信號燈科民警卓為介紹,“一秒走一米”是行人通過路口的國標要求,為確保通行效率,配時按照成年人正常步速設計。如果市民發現信號燈配時不妥,可撥打12345反映,交管部門成立的信號燈配時中心將第一時間對市民反映、視頻巡查等多渠道發現的信號燈問題進行處理。

為更好地照顧到老年人、家長帶孩子過街需求,去年以來,本市已對學校、醫院密集地區150處路口行人綠燈“增時”優化,路口通行時間普遍提高13%,讓市民過街更從容。

行人未完成過街,司機要禮讓

昨天13時許,宣武門路口十分繁忙,車輛、行人都不少。記者實測發現,該路口4條人行斑馬線的綠燈時長各有不同,從短到長依次為33秒、44秒、50秒、60秒。最短的是路口西北角與西南角之間的這條南北向斑馬線,33秒內行人一次性通過人行橫道有點難。

記者注意到,不少市民綠燈剛亮起時開始走,如果成年人用正常速度,33秒綠燈結束前差不多能走60步,整條斑馬線也就剛走到三分之二。“這個路口綠燈時間太短了,我們通常得一路小跑。”在周邊上班的陶女士說。市民張先生建議,可在一些綠燈時長較短,或馬路較寬的路段中間增設“安全島”,“就算變燈了,沒走完的行人也能退到安全島暫時避讓。”

今年4月施行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境規劃設計標準》就有設置安全島的要求。標準提出,當穿越車行道的人行橫道長度大于16米時,應在分隔帶或道路中心線附近的人行橫道處設置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記者了解到,本市正在對具備條件的路口增設二次過街安全島,同時,交管部門也在根據工作日、雙休日及每天不同時段特點,為信號燈進行精細化配時,每個信號燈一般全天都有不少于10個配時方案。

而對于不具備設置二次過街安全島條件的部分路口,交警提醒,如果遇到行人在信號燈周期內未完成過街,斑馬線前的司機要耐心等待、禮讓行人。

3分半的紅燈令行人焦急闖行

立湯路與太平莊中街的交叉口是個交通十分繁忙的大路口,大批天通苑居民要從這里穿越立湯路去馬路西邊搭乘地鐵。昨天下午,記者在這里看到,綠燈亮了42秒之后變紅,可紅了之后就停留在這個狀態,等候在路邊的行人越聚越多。

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紅燈一直沒變,很多行人顯然已經不耐煩了。當南北向車流直行燈變紅,但左轉燈仍為綠色時,一群人無視人行信號燈尚未改變,開始呼啦啦闖燈通行。結果走到馬路中央時,又被左轉的車流擋住了去路。最終,這個人行信號燈在紅了整整3分半鐘之后,才終于變綠。“紅綠燈的時長分配能不能更均勻一點呢?紅燈太長人都沒有耐心了。”家住旁邊小區的孫先生說。

“一個信號周期(紅燈+綠燈)上限為255秒。”卓為解釋,在考慮行人安全過街的基礎上,還要兼顧機動車通行效率。在繁忙的大型路口,高峰期機動車等待也會造成路口排隊,也會反過來影響行人通行效率,要盡可能在行人、機動車通行效率間做出平衡。

目前,全市共有八千多套交通信號燈,其中不乏“超期服役”的“老兵”,有的已運行了20年。交管部門介紹,本市每年都會動態更新400多套信號燈,把老舊、故障頻發的信號燈淘汰、升級,更好地為市民出行服務。今年計劃更新的450套信號燈,將在年底前陸續安裝。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