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高明鑾是揚州高郵市卸甲鎮花陽村的“好婆婆”。剛剛過去的這個母親節,左鄰右舍,附近村組,乃至周邊鄉鎮不少人看望慰問高明鑾,點贊她5年如一日、不是親媽、勝過親媽的辛勤付出。
【資料圖】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5月21日采訪了解到,面對因脊椎受傷成為“植物人”的兒媳王潔,高明鑾用柔弱的雙肩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為“植物人”兒媳排便、喂飯、喂藥、吸痰、翻身、擦洗,進行康復訓練,還要照料2個孫子、孫女上學。這個淳樸的婆婆、母親,悉心照料盼奇跡,不離不棄寫大愛。
悉心照料
治療幾個月后兒媳還是成了“植物人”
高明鑾告訴記者,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兒子是一名木工,兒媳原在高郵城區一家企業上班,高明鑾與老伴在外務工,孫子、孫女上學。不幸的是,2018年8月21日,兒媳王潔因脊椎意外受傷突然神志不清,被送至醫院搶救,后轉入康復醫院康復治療,前后住院近五個月,花費120多萬元,卻仍成了“植物人”。
在醫生建議下,并考慮到家庭經濟狀況,2019年元月,高明鑾與家人商議后,將兒媳接回家進行保守治療。回家后,她按照醫囑,主動承擔起照料兒媳的重擔,希望通過自己的精心照顧護理能夠發生奇跡,這一照料便是5年。
自從兒媳成為“植物人”,加上孫子、孫女上學,家里已陷入困境。為了家庭生計,高明鑾承擔起照顧兒媳的重任,支持老伴和兒子繼續外出務工掙錢養家。
給兒媳喂飯
每天大早忙活幾個小時后自己才能吃上早飯
每天早上5點天還沒亮,高明鑾就起床做早飯、燒開水,一來為錯峰節省電費,二來為有更多的時間照料兒媳。幫助兒媳排便、擦洗身子、用導管喂飯、喂藥,再整理被褥……一切忙妥,高明鑾又忙著照料孫女和孫子洗漱、飲食,騎車分別送孩子去上學。隨后,高明鑾直奔菜市場買菜,回到家自己才能吃上早飯。稍事休息后,高明鑾又忙著為兒媳及家人清洗衣物、打掃衛生,幫助兒媳吸痰、翻身、按摩,用器械進行康復訓練。臨近中午,高明鑾按照醫囑將各種肉菜及有營養的食物壓榨成粉末、液汁,然后煮熟,再通過粗針管一點點緩慢注入導管從鼻腔引入喂食。
為了讓“植物人”兒媳早日出現奇跡,高明鑾將最好的食物留給兒媳補充營養,自己粗茶淡飯,不舍得吃好的。一有空閑,她就陪兒媳“說話”,并用手機播放音樂視頻,讓兒媳“聽”。兒媳眨下眼睛,不經意間的肢體小動作,她都分外欣喜。每天晚上,高明鑾顧不上勞累,還要幫助兒媳喂食、喂藥、清洗身子,再進行按摩。夜間,還要照料大小便。
干點手工活貼補家用
5年沒出過遠門沒添過新衣
為了貼補家用,高明鑾特意托人為自己找了一點手工活計,在家一邊陪伴照料兒媳,一邊用勤勞的雙手,多掙一點勞務收入貼補家用。就這樣5年如一日堅守奉獻,毫無怨言,也從不向外聲張。
因為悉心照料“植物人”兒媳,高明鑾5年來沒有出過一次遠門,沒有自己單獨開過“小灶”,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
采訪結束時,高明鑾告訴記者:“沒有什么可說的,只是盡了一個媽媽應該盡的義務。兒媳沒有得病前長得好看,心地也好,小兩口很恩愛,對我也很孝順,現在她遇到了大困難,我當然要照料她。我吃點苦,就是希望能夠有一天,孩子能夠好起來,她歲數還這么小,這輩子還長得很。我真想聽兒媳再叫我一聲媽!”
通訊員 吳繼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徐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