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驗碼”到“掃碼通行”,看似微小的變化,卻在疫情防控中發(fā)揮了大作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掃碼通行”既滿足了當前疫情防控溯源排查的需求,更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群眾的應用便捷,無感式體驗獲得一致好評。
記者從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截至4月17日0時,南京已部署掃碼點位38.4萬個,累計掃碼識別1.19億余人次。其中,“場所碼”掃碼識別8828萬余次。
圖為民警在超市入口處,引導市民群眾使用“場所碼”
“亮碼核驗”與“精準打卡”結合, 滿足多樣化掃碼需求
“這是實名申領、唯一且不變的二維碼標識,申領成功后,請張貼在健康碼查驗處。”4月初,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新街口派出所民警胥傳華深入責任區(qū)內寫字樓、商場、醫(yī)院等場所,指導場所相關負責人申領“場所碼”。
新冠肺炎“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防控的壓力和難度陡增。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研判傳播鏈,是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考驗社會治理能力的“必答題”。
自2020年“蘇康碼”推出后,查驗健康碼主要是“人工驗碼”;2021年8月開始,市公安局逐步建立相關信息系統(tǒng),按照“應掃盡掃、全面覆蓋”的要求,在要求查驗健康碼的場所,部署閘機式或立柱式專用設備掃描“蘇康碼”,推行“定點掃碼”措施。
新一輪本土新冠疫情發(fā)生后,為進一步助力科學防疫,提升市民出行效率,3月31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fā)布第13號通告,在全市迅速推廣疫情防控“掃碼通行”措施,推廣應用“場所碼”,實現“動態(tài)掃碼”。
場所負責人可以自主選擇申領并張貼“場所碼”,引導通行人員使用“我的南京”App、“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微信等掃描“場所碼”,或者選擇使用閘機式、立柱式、手持式掃碼設備,主動掃描通行人員“蘇康碼”。對于無法“掃碼通行”的老人、兒童等人員,相關場所要開展人工方式登記。
作為場所責任人為場所實名申領的唯一且不變的專有二維碼,“場所碼”標識了該場所位置、名稱等信息,通過掃碼可對出入該場所人員進行信息的自動化登記,同時核驗健康碼等信息,進一步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水平。
從“人工驗碼”到“定點掃碼”再到“動態(tài)掃碼”,通過科學防疫的“三步走”,滿足了不同應用場景多樣化掃碼需求,做到“亮碼核驗”與“精準打卡”相結合,在助力全市疫情防控的同時,逐步探索建立起具有南京特色的“掃碼通行”機制。
圖為民警在商場入口處,引導市民群眾使用固定式掃碼設備“掃碼通行”
無接觸自動登記,創(chuàng)新拓展“場所碼”使用范圍
“場所碼”的注冊普及不僅為信息化防疫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還實現了無接觸精確登記,為轄區(qū)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之前客人到店就餐需要手工登記不少信息,包括姓名、手機號等,既耽誤客人時間,也占用我們不少精力。”位于玄武區(qū)1912街區(qū)的某知名餐飲店負責人表示,餐廳使用場所碼后,不僅符合防疫要求,還不再麻煩客人填寫個人信息,有效保護了客人隱私,提升了客人滿意度。
“場所碼對我們這種只有幾個人的小店來說真是太方便了!”在建鄴區(qū)某路邊的一家龍蝦店,老板楊先生感慨,“以前沒有場所碼的時候,需要專門安排一個人登記所有顧客的信息,有時候確實忙不過來,現在我們看著顧客完成掃碼就好了,既不耽誤時間,我們也輕松了。
在江寧區(qū)東山街道岔路農貿市場,市民王女士熟練地打開“我的南京”頁面掃碼。“最近去哪都要掃一掃‘場所碼’,能為自己和他人多加一個保障,這個碼真是挺不錯的。”王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掃碼通行”措施推廣以來,南京各個公共場所,大到商場超市,小到路邊店,都申請了自己的場所碼,居民進出只需要掃描場“場所碼”,即可完成健康碼核驗、信息登記等程序。
同時,全市公安機關嚴把“外防輸入”關口,結合地域特點創(chuàng)新拓展“場所碼”的使用范圍,將固定“場所碼”動態(tài)應用到卡口、道路、工地等不同的場景,變身卡口上的“入寧碼”、道路上的“驛路碼”、工地上的“網格碼”,使“場所掃碼”升級為靠前服務的“全域掃碼”,不斷筑牢南京抗疫防線。
精確鎖定涉疫人群,“掃碼通行”助力疫情快速溯源
“現有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只能顯示14天內到過的地方,但無法精確定位到具體場所。通過掃描‘場所碼’自動關聯健康碼,既避免了重復掃碼亮碼,又能準確記錄相關信息,助力發(fā)現疫情后快速溯源,最大程度減少對市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市公安局相關人士表示。
據了解,“掃碼通行”措施極大提升了涉疫人員的流調精準度和效率。本輪疫情防控中,對外市來寧一陽性病例流調時,通過“場所碼”掃碼數據篩查回溯,精準補齊了該病例在南京的活動軌跡,便于密接人員的排查工作。
“‘掃碼通行’措施實施以來,通過掃碼數據篩查回溯陽性病例活動軌跡,我們迅速明確了夫子廟景區(qū)、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秦淮區(qū)藍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雨花臺區(qū)天合廣場等場所的時空軌跡交叉人員,節(jié)約了流調溯源時間,為精確鎖定涉疫人群和劃定封控范圍提供了支撐。”該人士表示,下一步,市公安局將進一步強化“掃碼通行”工作機制,加大全域推進力度,確保實現“應掃盡掃、全面覆蓋”,助力常態(tài)化下的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通訊員 寧宮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梅建明
校對 李海慧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