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部門聯合發文!山東將開展省級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試點

2022-03-31 11:37:55    來源:大眾日報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方案》首次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進行部署安排,提出要在濟寧市魚臺縣開展國家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試點,并以此為引領,在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選擇部分重點縣開展省級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試點。

《方案》圍繞農村、農業、監管3大領域建設,提出了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11項重點任務。

其中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明確要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方式,充分考慮城鎮管網距離、人口規模與聚集程度、污水產生量、經濟條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分區域分類選擇治理方式。優先推廣運行費用低、管護簡便的污水治理技術,鼓勵居住分散地區采用生態處理技術,可通過黑灰水分類收集處理、與畜禽糞污協同治理、建設人工濕地等方式處理污水,達到資源化利用要求后,用于庭院美化、村莊綠化等。同時,積極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周邊農村延伸。尤其要加快推進黃河干流、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等重點功能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3年,基本完成上述流域內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針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方案》明確要積極爭取國家農村黑臭水體與生活污水治理綜合試點示范。到2023年,完成現有1398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立并動態調整農村黑臭水體監管清單,實行“拉條掛賬,逐一銷號,動態管理”。

針對種植業污染防治,我省將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到2025年,在農業病蟲害發生平穩、農作物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單位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較2020年下降6%左右,化學農藥使用量較2020年下降10%左右。圍繞秸稈農膜的回收利用,《方案》明確,對秸稈將整縣制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培育壯大一批產業化利用主體;對農膜將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嚴格落實農膜管理制度,健全農膜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全鏈條管理體系,持續開展塑料污染治理聯合專項行動。到2025年,農膜回收率達到92%左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

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到2022年年底,全省養殖大縣編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向社會公布并實施。到2025年,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維持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方案》首次系統提出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任務:在黃河、南四湖等重點流域區域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長期觀測,在南四湖建設農業生態環境野外觀測超級站;加強畜禽養殖污染環境監管,推動畜禽規模養殖場配備視頻監控設施,定期開展監督性監測;到2025年,實現全省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區縣級全覆蓋,農田灌溉水質監測體系初步建立。

為保障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推進,我省將進一步健全市縣為主、中央和省級補助的政府投入體系,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財政資金投入保障。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供水保障等的比例。鼓勵各地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等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項目。我省將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別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

根據《方案》,到2025年我省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新增完成1670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5%,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農村飲水安全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