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南方洪水等因素,對6月物價帶來些擾動。
7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物價指數。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5%,一改此前連續4個月下行態勢,漲幅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防疫調配要求從嚴、進口減少等造成豬肉供給緊張,洪澇災害帶來蔬菜短期供應緊張,是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6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這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影響,多個工業行業產品價格回升,也反映出國內制造業在穩步恢復,市場需求在改善。
6月CPI和PPI數據雙雙回升,與經濟穩步恢復的態勢相一致。但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6月核心CPI漲幅繼續回落,體現出疫情影響下消費恢復仍需要時間。
物價處于溫和區間,但近期股市價格漲幅較大。為對沖疫情負面影響,前期較寬松的貨幣政策,疊加經濟基本面改善、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等利好信號,近期A股股指不斷爬升,牛市情緒高漲。
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指出,信用寬松情況下,流動性更多流向資產領域,股市的火爆、核心城市房價的抬頭,資產領域在通脹,相較之下,實體經濟仍然有通縮壓力。
至于未來政策怎么走,多位受訪專家認為,下半年物價將處于較低水平,不存在通脹壓力,低物價水平不會對宏觀政策造成制約。貨幣政策會延續穩健偏松的趨勢,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豬價再抬頭
近年,豬肉價格逐漸成為影響CPI的主要因素。由于去年同期豬肉價格不斷走高,考慮到去年基數效應,今年CPI逐漸走低本無懸念。但在豬肉價格作用下,6月物價出現小幅回升。
7月9日,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47.84元/公斤。這個價格相較5月29日38.65元/公斤,上漲23%。
豬肉這一波價格的反彈,始于5月下旬。6月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疫情的出現,以及海外肉類加工廠聚集性疫情,使得6月豬肉調配、進口管理從嚴,進一步強化了這波豬肉上漲的行情。
從統計局公布的月度數據來看,6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3.6%,結束了豬肉價格3、4、5三個月連續下降的趨勢。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受生豬出欄減緩、防疫調配要求從嚴及進口量減少等因素影響,豬肉供應偏緊,同時餐飲和團體消費需求有所回升,6月豬肉價格轉為環比上漲3.6%(5月環比下降8.1%)。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下半年生豬價格上升空間有限,因為供需缺口整體在逐步收窄,國家會加大儲備肉投放等。6月生豬價格走高,情況有點特殊——全國各地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豬肉需求上升;海外部分肉類加工部門出現聚集性疫情感染,導致豬肉進口放緩;前期生豬價格持續下滑,部分養殖戶存在捂售情況等。
助推6月CPI上漲的,還有鮮菜價格。我國南方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導致部分地區蔬菜短期供應緊張,6月鮮菜價格環比上漲2.8%(5月環比下降12.5%)。
6月CPI同比上漲2.5%,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則創了新低。6月核心CPI同比上漲0.9%,這是2013年有該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當然,今年以來,核心CPI基本在1%左右徘徊,僅1月份達到1.5%,2019年該項數據處在1.4%-1.9%的區間。
疫情對部分消費的影響仍在,比如6月飛機票和旅游價格環比下降6.1%和1.8%。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6月非食品價格漲幅收窄到0.3%,核心CPI漲幅回落至0.9%,表明整體需求仍然偏弱,特別是旅游、文體娛樂、戶外消費等領域需求恢復仍然緩慢。
工業穩步恢復PPI觸底
6月PPI則同比下降3%,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6月PPI環比上漲0.4%,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負增長態勢,工業通縮壓力有所緩解。
海外疫情雖仍在蔓延,但全球需求在逐漸恢復,國際原油價格回升明顯。受國際油價影響,6月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環比上漲38.2%,遙遙領先其他行業出廠價格。
董莉娟表示,6月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暖,國內制造業穩步恢復,市場需求繼續改善。從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看,價格上漲的有22個,比上月增加12個。
隨著我國房地產、基建投資等加快恢復,6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1.9%。
劉學智表示,當前原油價格止跌回穩以及工業生產的復蘇,對工業品價格起到拉動作用。隨著國內宏觀政策力度加大,基建、房地產逐漸復蘇,下半年PPI降幅有望逐漸收窄。
繼續推動經濟復蘇
我國經濟在穩步恢復,經濟數據在釋放積極信號。但需求偏弱的問題依然存在,除了上文提及的部分消費恢復較慢,海外疫情對我國外需的影響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像6月PMI分項指標中的新出口訂單雖有所回升,但仍未進入景氣區間。
周茂華認為,6月CPI較前值略反彈,主要是豬肉價格波動造成的,下半年CPI仍將延續溫和回落的態勢。物價指數顯示出內需持續回暖,但核心CPI處于低位以及PPI同比仍在收縮,疊加全球疫情影響,國內政策仍要繼續推動經濟復蘇擴張。
劉學智表示,6月CPI上漲2.5%,月度數據有所上升,但2.5%的水平并不高,距離年度3.5%的目標仍然有差距,不會帶來通脹壓力,不會對宏觀政策有什么影響。貨幣政策會延續穩健偏松的趨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前期較為寬松的政策,在推動經濟恢復的同時,并未帶來普遍通脹,但股市等資產價格近期上漲較快。隨著豬肉價格的回落,下半年CPI繼續走低的趨勢不變。
周茂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下半年需要防范金融風險,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導致局部泡沫化風險積聚。物價對股市影響有限,主要是6月物價并未改變穩健略偏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半年整體流動性環境不是問題。同時,央行傾向于采用結構工具、精準滴灌,支持經濟穩步復蘇,企業整體盈利前景改善可期。(作者 周瀟梟)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