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清晨,持續一夜的暴雨剛停,貴州橋梁集團駐加勉鄉脫貧攻堅工作隊負責人周成明和同事們已經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加模村、黨翁村的各個寨子。連日暴雨,貴州省從江縣加勉鄉多地出現山體滑坡,他們要盡快排查災情隱患,入戶了解村民家庭受災情況。
同一時間,貴州橋梁集團大通公司施工隊迅速出動,開始搶修塌方的宰便鎮至加勉鄉二級路,這是加勉鄉通往外界的主干道。
暢通出山路
2017年4月15日,加勉鄉至宰便鎮的二級公路擴建工程開工。14個月后,加勉鄉第一條二級路通車,加勉人的生活半徑也得以擴展。
加勉鄉好幾代人采購生活物品都要去宰便鎮,農歷“逢二、逢七”那幾天,蜿蜒的山路上往來都是背扛、肩挑重物的老鄉。“以前趕場,我早上4點起,走到隔壁鄉都要4個小時,現在路一通,騎著摩托車只要20分鐘左右。”加勉鄉黨翁村支書王志德說。二級路、通組路相繼通車,縮短的不僅是村民出行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最直觀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大,村外的世界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遠。
隨著加勉鄉23條通組路、15條產業路相繼通車,不少種田人也想嘗試做一把“生意人”。“老早就盼望在家門口有條干凈的水泥路,路一通,我們的想法開始多了。”貧困戶吳老龍說。他家已制訂好創業計劃:妻子養香豬,他烤米酒。
今年5月15日,從江縣15條縣鄉路面改造項目主體工程提前完工,貴州橋梁集團完成了扶貧道路建設的重要一環,不僅解決了縣鄉公路“兩頭好、中間差”的“中梗阻”問題,還帶動當地1048人就近務工增收。
疏通就業路
在定點幫扶之初,貴州橋梁集團就把“就業扶貧”作為脫貧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過“降低門檻、家門口招聘、定制培訓上崗”等方式,提供收費員、操作手、駕駛員、廚師、保安等多個崗位,實現90余人穩定就業。
在修筑宰便鎮到加勉鄉的二級公路時,貴州橋梁集團脫貧攻堅前線工作隊通過與鄉政府對接,配合下屬第三分公司、大通公司扶持組建加勉鄉施工班組,就近就地培訓一批村民、特別是困難群眾成為技術工人,讓其在家門口就業。
黨翁村六組村民龍信就是這一措施的最直接受益者。
2017年,龍信在前線工作隊的勸說下,毅然放棄繼續外出打工的想法,加入宰便鎮至加勉鄉項目施工隊。從基礎的路肩墻混凝土澆筑模板固定學起,逐漸成長為機械操作手,從開壓路機到攤鋪機,技能越來越強,收入也越來越高。
看到在施工隊工作不久的龍信蓋起了新房,黨翁村不少村民主動找到項目部,要求加入施工隊。
隨著黨翁村務工村民的不斷增加,2019年7月,在貴州橋梁集團大通公司的幫助下,以龍信為法人代表的從江縣黨翁工程建設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黨翁村群眾從此有了真正屬于他們的合作社,黨翁村的勞務隊伍建設和勞務輸出也開始走上正軌。
“剛來公司的時候,我一個月收入只有兩三千,現在平均一個月能掙6000多塊。”2019年初,龍信用兩年間攢的6萬元買了車,“現在工作和收入穩定,村里的路也好走,我才敢貸款買車。”
實現就業只是第一步,幫助村民增強內生動力,擁有“一技傍身”才是幫助他們獲得持續工作機會,保障其不返貧的關鍵。為此,貴州橋梁集團有針對性制定培養方案,由專人負責思想工作和技術指導,確保勞務施工隊伍人員穩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學到一技之長。
同時,為幫助當地勞務隊伍迅速健康成長,落實百天就業業余學習要求。貴州橋梁集團還對原八洛小學教學樓進行翻新,并新建食堂、衛生間等設施,將其改造成為“實訓基地”。設置教室2間,宿舍6間以及會議室、勞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等,可同時滿足60人學習生活。
2019年11月,八洛實訓基地迎來首批21名來自大歹村的務工人員,經過為期12天的勞動技能、安全生產等培訓,他們正式上崗,參與到從江縣丙妹鎮小融至大歹農村扶貧公路的建設中。
打通產業路
從江縣有養豬的傳統,早在2011年就由農業部批準對“從江香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針對這一產業優勢,自2016年10月開始,貴州橋梁集團就開始針對貧困養殖戶進行“訂單式”、“保底式”收購,一方面為香豬養殖戶打通銷售渠道,另一方面積極推動當地香豬產業發展。
但是,由于香豬養殖周期較長,在擴大再生產方面優勢不明顯。為了能夠帶動更多的村民實現脫貧,貴州橋梁集團將產業扶貧重點放在貴妃雞養殖上。為此,貴州橋梁集團幫扶團先后到印江縣郎溪鎮三村村蛋雞養殖基地、貴州合眾農業開發公司紫薇鎮貴妃雞養殖基地參觀學習林下雞養殖技術。
經考察隊研究,認為黨翁村林下養殖基地可以充分的吸收兩家養殖基地經驗,于是確定了林下養殖原來以“肉雞為主”變為以“蛋雞為主”,以“公司+合作社+農戶”“10戶為一體”等發展模式,與該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建立起如今的黨翁村林下養雞示范基地,并引進了第一批“貴妃雞”。
“我在養雞場當保安,老婆當飼養員,不算分紅,現在我們一個月能掙3500塊,日子越來越好過了。”45歲的龍曉停來自黨翁村五組,直到最近才感受到養殖貴妃雞帶來的實惠。
目前,黨翁村已經建成兩座生態養雞場,養殖規模達到4500羽,日產雞蛋約1500顆。合作社已進行5次分紅,合計分紅101820元。
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貴州橋梁集團還因地制宜的發展蔬菜種植業。在弄向村,第一書記蘇洪波就動員村民種植黑皮冬瓜,僅2019年一季,就收獲冬瓜13萬斤,銷售收入達10.5萬元。
2020年,根據貴州橋梁集團統一部署,弄向村駐村第一書記蘇洪波動員村民種植辣椒,全村共有66戶參與,種植面積達85畝。加模、黨翁兩村145戶村民參與辣椒種植,種植面積58.36畝。目前,三個村的辣椒移栽已全部完成。
另外,為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貴州橋梁集團出資近500萬元修建加勉鄉黨翁村鄉村旅游活動中心。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計完成接待2397人次,實現營業收入70.46萬元,解決當地7名貧困群眾穩定就業,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記者 杜鑫 通訊員 李佳隆)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