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速遞及市場動態 今年已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0829億元

2020-04-03 09:36:30    來源:證券時報網    

資訊速遞:

1、4月2日,商務部舉行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疫情期間,國家持續出臺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糧食豐收是大概率事件。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向好,產能充沛。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問題,無須集中批量購買在家中囤積糧食。

2、昨日,《關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深化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由上海、江蘇、浙江相關金融監管部門聯合印發。標志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金融服務“同城化”全面啟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邁出重要一步。

3、記者2日從財政部獲悉,截至3月底,今年共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0829億元,其中3月份發行1331億元。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全部用于交通設施、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4、國家郵政局、工信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兑庖姟诽岢觯С种圃炱髽I與快遞企業整合資源,成立合資公司,發揮各自優勢,發展面向同一制造業領域的供應鏈服務。

5、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動,經濟正逐漸重回正軌。復工率、發電耗煤量等一系列指標回暖,表明3月份工業增加值、投資和消費等宏觀數據或將明顯改善。

6、國家發改委4月2日印發《關于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業內認為,此舉有助于穩定今年國內的光伏市場預期,但大部分項目最終電價仍有待競價產生。

7、中國證券報記者4月2日獲悉,證監會日前向券商下發通知,對疫情嚴重地區企業、疫情防控領域企業首發和再融資項目予以優先審核。相關保薦機構要向企業所屬地區證監局提出優先審核申請,為上述兩類企業出具專項核查報告。

8、對于如何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2日在商務部召開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落實有關政策措施,促進穩定新車銷售,推動有關地方放寬或取消限購措施,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盡快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持續推動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9、銀保監會4月2日發布《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引入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機制。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機制有助于幫助保險公司降低醫療費用通脹風險,增強長期醫療險供給意愿;也通過對費率調整行為進行規范,較好解決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并滿足其長期健康保障需求。

市場動態:

1、今年2月份,盡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沖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蓬勃發展之勢,公募基金總規模創出歷史新高。截至2月底,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總只數達到6685只,總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較1月底增長8662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增長逾5700億元。

2、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有785股年內高點以來跌幅超過30%。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博信股份,跌幅超過72%。該股年初一度頻創歷史新高,達到30元上方,最新價8.49元。除博信股份外,還有22只股票回調幅度超50%。其中,延安必康最新價7.94元,較年內高點24.8元下跌近68%;*ST信威最新價1.48元,年內高點4.11元,回調近64%。還有潔特生物、廣大特材、東方生物等個股回調幅度居前。

3、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通過提問方式了解部分公司更及時(每月10日、20日、月末)的股東戶數信息。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291家公司發布最新股東戶數,相比之前各期,有41家股東戶數連續減少3期以上,股東戶數最多已連降5期,籌碼呈持續集中趨勢。

4、“近期我們更多聚焦內需板塊,主要關注新老基建、可選消費等領域。我們預判,短期機會更多出現在一季報相對較好的一些子行業中,近期主要聚焦醫藥生物、汽車整車、家電、建材、鋼鐵、計算機、軍工、5G產業鏈、造紙、超市等領域。”這是一家保險機構最新的投資觀點。

5、近期,受外圍市場波動影響,滬指已在2700點上下盤桓了近半個月。普通投資者躊躇不前之際,部分經歷過多輪牛熊的老牌私募卻視之為難得的建倉機會,加快了募集新產品的節奏。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私募在3月份加速募集新產品,當月共有2733只私募基金產品完成備案登記。

6、隨著境外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保險公司股票也“跌跌不休”。在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A股保險板塊今年以來下跌了19.85%;在港股Wind行業分類中,港股保險板塊今年以來下跌了20.58%。

7、4月2日,截至記者發稿時,ICE布油和NYMEX原油盤中雙雙大漲,國內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尾盤也觸及漲停。市場人士認為,美國等國家的短期救市行為有助于油價穩定,但需求壓力仍持續壓制國際原油價格,在市場還不穩定的情況下,追高殺跌都存在風險。

公司新聞:

1、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4月1日,滬深兩市共有576家上市公司發布2019年現金分紅預案,累計分紅總額達到8109.7億元(含當年季報、半年報、年報分紅)。其中,123家公司擬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在50%以上;按目前股價粗略估算,有104家公司股息率超過3%。

2、華北制藥公告稱,4月2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擬籌劃與公司有關的資產重組事項。華北制藥自4月3日開市起停牌,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3、天山生物公告稱,《關于豁免公司實際控制人相關承諾的議案》未能通過天山生物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批。這也就意味著,此前簽署的增資協議不符合生效條件,天山生物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將暫時擱置。

4、針對智云股份變更募資投向,深交所在4月2日向智云股份下發問詢函,要求智云股份進一步說明公司籌劃收購事項的具體過程、主要提議人、關鍵時間節點,并說明本次交易的必要性及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

5、遼寧成大公告,擬分拆子公司成大生物至科創板上市。目前,遼寧成大直接持有成大生物60.74%的股份。分拆完成后,遼寧成大股權結構不變且仍擁有對成大生物的控股權。

投資機會:

1、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重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數據中心(IDC)作為數字基建的地基工程,進入了“爭分奪秒”的建設期,人才緊俏度急速攀升,甚至數據港等龍頭企業的員工已被點名“挖角”。

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的研究報告,目前國內新增IDC需求方仍以互聯網或云計算企業為主,包括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等。預計未來幾年在一線城市仍將供不應求,互聯網和云計算公司對IDC的需求將維持高增長態勢。

2、5G網絡建設大賽已悄然在各地拉開,新型基礎設施所涉及的上下游企業也開始尋找與5G的結合點,5G應用從單一化業務探索向體系化應用場景轉變。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無線電研究中心對網絡建設及政策發布情況的監測分析,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25個省份出臺了5G網絡建設相關規劃,其中浙江、上海、北京、廣東等10個省份均提出了明確的網絡建設目標及實施計劃。除了北京和廣東,上海、杭州、成都和濟南等地也提出2020年實現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實現大規模商用的目標。

3、鼓勵汽車消費政策近日不斷出臺,包括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分析人士指出,補貼延長可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帶動上游電池、電機和電控關鍵零部件增長。

伊維智庫研究總監吳輝表示,補貼延長能降低疫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負面影響,帶動上游電池電機和電控的關鍵零部件增長,“行業洗牌進程延緩,尤其是電池環節。補貼延長使得外資大規模滲透更加不確定,補貼給了國內企業更多時間和機會。”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