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楊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A股市場波動幅度相對較小,投資者的行為更加理性。年內329家上市公司發布363份并購計劃,通過并購重組,A股上市公司的潛力不斷被挖掘,經營業績也隨之增長。三大國際指數提升A股權重漸次生效,表現出外資對A股刮目相看。而這些,也展現出A股比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北向資金去年以來累計凈流入3303億元
本報記者 孟珂
自去年起,國際三大指數接連表示要把A股納入其投資視野。即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A股短期承壓的當下,富時羅素依然在3月16日宣布維持A股25%的目標納入因子不變,分兩步完成。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際指數進一步提升A股權重,帶動外資加速流入的趨勢不會改變。
具體來看,三大指數提升A股權重漸次生效。國際第一大指數公司MSCI早在2019年3月1日就宣布,要在2019年5月份、8月份、11月份逐步調升現有大盤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比例,由5%提高至20%。另外,MSCI在2019年10月份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11月起,符合標準的科創板股票將被納入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
富時羅素緊接著于2019年6月份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分別在2019年6月份、9月份以及2020年3月份和6月份,按計劃實施后,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25%。
此外,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去年年底發布的時間表,2019年9月份,標普道瓊斯指數將發布納入其指數體系的中國A股調整名單,該變動同樣于2019年9月份正式生效。
據了解,以MSCI、富時羅素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為代表的三大國際指數體系,接連提高了A股的納入因子之后,外資也相應地提高了A股的配置比例。《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查詢,自2019年年初至今年3月26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達3303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的投資價值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相比國外其他市場,估值明顯更低,投資價值優勢顯著,安全邊際很高。二是,我國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復工復產在積極推進,基本面穩定向好,使得A股具有進一步上行修復的基礎。
對于外資的不斷流入對A股市場的意義,何南野表示,當前外資總量在A股占比并不高,因此,外資的流入更多的是一種信心效應,代表著國際市場對A股的投資信心,會對國內投資者形成示范效益,緩解國內投資者恐慌和看空情緒。同時,由于外資重點持倉了很多白馬股和金融權重股,外資的回流,有利于白馬股和金融權重股估值的修復,進而對指數有良好的提振作用。
談及后市國際指數提升A股的節奏,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富時羅素3月份提升A股權重將再分兩步走,但仍然可以體現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認可。事實上目前的外資在A股中的比重還遠遠不夠,隨著中國經濟的繼續發展,特別是今年世界疫情的發展變化,中國市場的地位愈發突出,包括富時羅素在內的各大國際指數都會繼續提高A股的占比。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