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散伙飯上演“車輪戰” 老師提醒:理性消費

2021-07-19 14:10:39    來源:通遼日報    

6月的校園里,彌漫著淡淡的離愁別緒。高考結束、大學畢業……那些昨天還在教室里追逐打鬧的同窗好友,轉眼就要各奔東西,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來到了。

為了慶祝升學,為了大學最后一次相聚,畢業聚會費盡心思,花樣百出。送鮮花、謝師宴、散伙飯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去KTV歌廳唱個通宵也是家常便飯,有的甚至約上三五好友一同“走天涯”……眼下的“畢業消費”是怎么樣的?又有哪些形式?家長、老師還有孩子本身,又是怎么看待的?畢業季,讓我們一同關注這個當下的熱門話題——畢業經濟。

畢業散伙飯上演“車輪戰”

4月到6月,韓平都非常忙碌。學校在海拉爾,實習地點在科爾沁區,但學校與實習地點來回奔波不是忙碌的重點,讓她感覺“腳打后腦勺”的是接連不斷的聚會。“同學說了,畢業就各奔東西了,所以趁著最后的時間大家要多聚聚。”

4月末,韓平要奔赴一場專業考試,考試前的3天是“消停”的,考試結束當天開始,韓平就像是上足了勁兒的發條,先是閨蜜聚餐,然后是閨蜜和好朋友聚餐,再之后,幾個平時說得上話的同學又聚餐。“吃飯,吃飯,吃飯……一個星期里至少有3天以上在聚會。”

不止是聚餐,還有通宵的KTV唱歌,“每天都玩鬧到半夜一兩點,有時候甚至達到三四點鐘,第二天中午起床,再開始新的一輪,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回通遼。”感覺身體像是被掏空的韓平中途跑回單位實習,但到了6月初回校論文答辯,惆悵于馬上要四散天涯的同窗好友又拉著她開始了新一輪的畢業聚首。

連軸轉的畢業聚會讓韓平有些吃不消,“感覺這些聚會當時是很開心,但天天那么熬著,精力就有些跟不上,過后就覺得真的是傷身又費錢,我請同學一頓飯,四五百塊錢就出去了,這還只是一頓飯,有的同學特別受歡迎,畢業了要接連請客,幾桌下來,三四千沒影了……”

畢業季里,聚餐這個事兒不是論“頓”,而是論“輪”。針對如此頻繁的畢業聚會,內蒙古民族大學醫學院老師畢福龍認為,雖然畢業聚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頻繁參與過多的高消費聚會,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了。

“大學生畢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過分頻繁地聚餐,最后的買單者還是家長。”畢老師說,雖然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很獨立,自己做家教或者勤工儉學,有一定的收入,但也要量力而行。

采訪中,記者發現,畢業生中也有許多人對車輪戰的散伙飯很有意見,但大形勢上,畢業聚餐依舊如滾滾洪流裹挾著畢業生奔涌上前。針對這一現象,畢福龍老師也給出了解釋:“面子觀念、從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對畢業聚餐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同學們增進感情的方式有多種,建議畢業生不妨多開展些非‘飯桌交往’,比如自發創意性的畢業儀式更讓人印象深刻,也更有助于突破社交困局。”

“瀟灑走一回”的花費占了大頭

用畢業旅行告別那單純而美好的校園歲月,是眾多畢業學子“致青春”的選擇。進入6月,不少學生已訂好行程相約一起畢業游,很多家長也給孩子報了旅游團當做考后放松的獎勵。旅行社紛紛推出為畢業生量身定制的行程和極富“個性”的學生優惠活動,“畢業旅游”成為了旅游市場當下的熱點。

僅針對高考畢業生,數據顯示,6月9日后,“畢業旅行”搜索量環比前一天上漲120%;高考畢業生及同齡用戶群體,預訂的出行時間在6月10日至7月30日之間的旅游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了78%,酒店訂單量,同比上漲3成。“畢業旅行去哪里”登上熱門話題,上海、重慶、成都、長沙、北京、濟南、南京、杭州、武漢、青島、西安、貴陽、西寧、哈爾濱等城市備受青睞。

這股旅行熱席卷的不只全國的大數據,記者電話采訪了科爾沁區的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近期針對學生群體的旅游產品也同步人氣飆升。高考后,特別是6月中下旬是出行高峰。很多旅行社專門設計推出了針對高考和大學畢業生群體的“畢業旅游”產品,預訂這類產品的大部分是學生。

在廈門的大嶝島,張逸與同學已經停駐了一個星期,“高考完事兒我們就來了,我這撥兒好友有5個,另外一撥玩得比較好的同學也有一個4人的小團體,我們高考之前就商量好了,大家組個大團,來一次青春暢游。”

從沒有體驗過集體生活的他們包下了個套房,兩人一間,快快樂樂地結伴游玩,“之前學習壓力太大,考試結束我們就想放松放松,大學又是集體生活,我們沒有接觸過,所以也想通過這樣一次旅行,提前適應適應。”張逸如此說道。

這邊,張逸在祖國南端放松身心的同時提前體驗集體生活,幾千公里外的北疆,一張機票,一個拉桿箱,幾件T恤,包頭輕工學院剛剛走出校門的吳迪畢業后,賣掉了3年的“家當”,沒顧得上回到通遼的家,就跟其他4個同一宿舍的好友開始了畢業旅行。“這是最后的自由自在的時間了,之后工作忙碌起來,再想找到這樣的機會不多了,所以,趁著現在,趕緊走起來!”

記者注意到,雖然各式各樣的畢業旅行頗受學子歡迎,但多數畢業生也表示面臨畢業季花銷的問題。“我同學出去玩,去滿洲里,來回兩天時間,兩千塊錢出去了,這還是近道兒,遠一點要是一個人花費就得成倍增加,幾個人合起來費用雖然小一點,但依舊不菲。”針對旅行成本,畢業生韓平這樣告訴記者。

在采訪中,有近兩成的大學畢業生表示,自己畢業季的花費將會超過1萬元。這部分大學生中畢業旅游的花銷占了畢業花費的大頭,基本上都超過了5000元,有的畢業生畢業旅游的花銷甚至達到了8000余元。

應該理性看待畢業消費

畢業季臨近,即將離校的大學生們,在寫論文、找工作之余,也開始張羅著用畢業旅游、畢業寫真、散伙飯等方式來紀念即將逝去的青春時光。旅游走南闖北,拍寫真請攝影師跟拍,還有數不清的聚會……記者采訪發現,今年的畢業季,一些畢業生過度消費的勢頭又有所增長,畢業季也成了“燒錢季”。

畢業了,不知該去向何方,但又不得不參加各種聚會,對此,遼寧朝陽師范學院的何宇凡感覺壓力很大。家住科爾沁區錢家店鎮的她家境貧困。電話里,她給記者算了算畢業以來的消費,參加班里組織的燒烤活動,花費了350元;畢業旅行,每人交了600元;三次散伙飯,每人每次交200元……小何坦言,各種畢業聚會一波接一波,明顯感到吃不消。她算了一下:“平時每個月生活費不足600元的我在半個月內,各種消費支出已經花了近3000元。”想到勤工儉學攢下的3000元錢這么快就沒了,她表示心疼。

據了解,目前學生們的畢業消費水平越來越高,人均畢業季消費高達五六千元,不少學生甚至超過萬元。很多畢業生都表示,畢業聚會是在校期間的最后一次“瘋狂”,大家都特別舍得,花錢根本不是問題。“畢業了,花錢跟流水一般,但是很多活動不去又不好意思,以后同學之間就更難有交集了。”這是同學勸說劉園的話,但同時也代表了很多畢業生的共同心聲。

“說實話,不太想參加那么多聚會,還有旅行,畢竟我的生活費有限。”在四平念大學的劉園每個月有1500元的生活費,很會規劃的她日常生活很輕松,但對于高額的畢業消費,她卻有些Hold不住,“同學中有不差錢的,就想去熱門的景點,消費自然高,還有人溜縫勸說是最后的相聚,這整的,去就得多花錢,不去心里又不得勁兒,反正是臨畢業了,沒等找工作煩惱呢,先旅游煩惱上了。”

除了吃喝花銷成本不斷增加之外,“K歌”也是畢業聚會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據科爾沁區民主路一家KTV歌廳的老板透露,在六七月期間,即使不是在周六周日晚上來“K歌”,也得需要提前預約,周末則要提前兩三天預約。對方還說,現在來“K歌”的學生,根本不在乎花錢,他們很少刻意選擇打折的時段,有些甚至豪爽地點大品牌的酒水。

還有鮮花,采訪中記者走訪通遼市主城區多家鮮花店發現,多數花店都推出了畢業季鮮花專項,“青春不散場”“勵志青春”“功成名就”“頂峰再相見”等各式名稱的鮮花品種任君選擇,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向日葵更是成了畢業季鮮花的首選,身價倍增。

此外,飲料、飾品、文創等等都朝著畢業經濟使勁。搜索各個電商平臺,畢業很多年的記者本人也驚奇于當下五花八門的“畢業產品”。

“畢業成本”逐年節節升高,可是作為經濟未獨立群體的畢業生們來說,資金來源還是靠父母,所有成本還得落在爸媽頭上。有調查發現,幾乎90%的畢業生的“畢業經費”全部來源于父母的全額贊助,其余的通過打工籌集畢業經費,超出能力負擔的父母幫助解決。很多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無奈,孩子的高消費給他們增加了一筆不小的負擔。但為了孩子能有一個體面的畢業紀念,也只能別無選擇地掏腰包支持。

“大人手頭緊點能將就,別讓孩子感覺難堪!”某街道社區主任告訴記者,孩子今年大學畢業,已經聯系好了工作單位,為了幫孩子在單位和同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她為即將轉變社會角色的孩子買新手機,再準備幾套像樣兒的衣服,再讓孩子和朋友出去旅行。她表示,自己的很多朋友在孩子臨近畢業的幾個月都會給孩子增加生活費用,還會特別給孩子支付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費用和置裝費用等。也有很多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孩子的高消費有攀比之嫌。他們普遍認為,畢業的紀念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湊到一起花錢。

不止家長心里不贊同大肆鋪張的畢業經濟,學校的老師也對花樣翻新的畢業季有過思考。通遼五中的張立斌老師說:“到了臨畢業前,學生聚餐特別多。我一直給學生建議,可以多交流,但未必一定要過度消費。喝酒唱歌也多,花錢也多,還是希望他們理性對待這樣的畢業聚會。”

談及五花八門的畢業消費時,張老師認為:“中學、大學生活即將結束,一些學生從鞏固友誼、聯絡感情的角度,自發地邀集同學聚餐、相互之間贈送禮物,紀念共同度過的學習生活,這些是無可厚非的,但應該掌握消費的度,以不引起相互攀比為前提。”他提到,畢業生要保持自信心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面對畢業季消費,真正把握好尺度、量力而行,只要是在自身經濟條件可接受范圍內,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有一些畢業生一味地盲目跟風,沒有根據父母收入和家庭實際狀況來消費,就是攀比心理和不自信的表現。

而對于什么樣的方式才是適合學生慶祝畢業的方式,張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高中生畢業考上好的大學,可以以旅行的方式慶祝,“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把讀書和入世結合起來,在游歷的過程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而大學生畢業是否慶祝由他自己決定,如果向家長要錢,則是借錢,因為他們已經是可以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成年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