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點開一個生活APP,彈出的卻是購物軟件的畫面,想點“X”關閉,卻又跳轉到了另外的購物頁面,這是很多人在使用手機APP中都曾遇到的煩心事。近期,工信部集中整治了一批用戶反映強烈、投訴較多的手機APP誘導用戶點擊跳轉、彈窗廣告難以關閉等違規行為。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手機APP開屏彈窗信息用戶投訴舉報數量環比下降50%,誤導用戶點擊跳轉第三方頁面問題同比下降80%。
綜合來看,市面上的手機APP,大多是商業機構開發運營,目的是獲取收益。廣告投放作為APP流量變現的主要方式,也是合情合理的。但無論是從法律法規,還是用戶體驗的角度,過度投放,甚至通過“內存已滿,立即清理”“電池過熱,立即降溫”“攔截到木馬,立即查殺”等欺騙式表達,或是強行開啟限定時間內無法關閉的購物廣告頁面,都是對用戶權益的侵害和對用戶認同感的“透支”。
整治手機APP廣告亂象,需久久為功。今年7月,工信部在持續開展的手機APP專項整治行動中,已有68家互聯網企業已按要求完成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欺騙誤導用戶跳轉行為的整改。但按照以往的經驗,除了行業頭部企業外,手機APP品牌更新迭代速度快,新APP上架數量多頻率高,整改往往會面對“問題頻出、監管治理、再度復發”的怪圈。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加強行政執法,不斷加大對違規廣告的整治力度,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對于手機生產商來說,也應積極開發更加完善的技術手段,強化廣告彈窗過濾功能,推動手機操作系統整合廣告過濾及屏蔽工具,為用戶開啟廣告過濾功能的選項。同時應建立、暢通用戶投訴渠道,完善對被侵權用戶的權益保護。同時,建立包括但不限于因廣告中虛假內容所引發的人身、財產安全風險防范機制。
手機移動互聯時代,資訊、生活、消費股掌之間盡可掌控,確實為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違規廣告的頻繁出現,卻“掣肘”著這份便利向著更優質的使用體驗進步。近期,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統計測試600款手機APP的廣告行為,進行分析測試后,發現有58%會彈出廣告,其中69.7%沒有“關閉鍵”。整治手機APP違規廣告,雖然執法部門、手機廠商責無旁貸,但源頭的APP開發、運營企業更應守住行業底線,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畢竟,體驗好不好,決定著用戶的口碑,更決定著品牌未來發展的興衰。
熱門
聯系我們:434 921 46@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200237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