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住北京的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發現,一些速凍產品標稱“牛肉XX水餃”,配料表卻顯示添加了豬肉;有的產品標稱“XX豬肉餛飩”卻添加了雞肉;該消費者說,感覺自己是被商家誤導了。
據此,該媒體針對線上渠道的8個品牌約40余款標稱中含有“豬肉”和“牛肉”的速凍產品進行了統計,發現有18款產品配料表顯示含有非標稱成分,如牛肉餡料添加豬肉成分、豬肉餡料添加雞肉成分等。其中,涉及到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
對于上述問題,三全食品客服則解釋稱,其“香菇豬肉大餡餛飩”產品中確實含有其他配料,但豬肉、香菇是主要成分,所以產品名稱這樣取。而在標稱“豬肉”的一些速凍產品中添加雞肉,主要是根據研發等綜合考慮,“像我們的牛肉大蔥水餃,里面也會添加豬肉”。當問及三全哪些產品是純豬肉餡料時,該客服建議購買時查看配料表。“如果添加了(其他肉類成分),我們都會標注的,但從名稱上看不出來。”
隨后,思念食品、北京二商希杰食等公司也都給出了上述相同的回應,看起來無關痛癢。事實上,“口味需要”僅是速凍企業使用多種肉類的一個原因。某華北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孔先生告訴記者,這種現象不是近兩年才出現,而是伴隨速凍食品行業發展而誕生的。企業主要是出于成本和口感兩方面考慮,其中成本因素約占六成。
目前,牛肉采購價約為60元/公斤,豬瘦肉采購價約為20元/公斤,而每公斤雞肉采購價僅為13元-14元。孔先生進一步解釋稱,從口味角度來說,在豬肉餡里添加雞肉可以增加Q彈口感。在牛肉產品里添加豬肉,通常添加的是豬肥膘,這是因為牛肉比較瘦,添加豬肥膘可起到爽滑油膩的口感,香味復合得更好。有些牛肉產品同時添加豬肉和雞肉成分,則有成本因素考量,“豬肥膘加熱后變成了湯汁,沒有肉感,加上雞肉則可以增加肉感。”
對于這個問題,相關專家表示,依照現有標準,速凍食品品名如此標注確實并不違規,“配料表中明確寫著添加了什么成分,不算誤導”。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也認為,從配料表來看,相關“牛肉水餃”中的牛肉在產品肉類成分中排在首位,證明其還是以牛肉為主料,是合規的。
依照現有速凍面米食品標準,采用真材實料的企業無法與競品進行區隔,“我們現在就有這樣的困擾。比如,我們包子采用的是純豬肉餡,產品蒸熟后豬肥膘變成了湯汁,顯得肉丸就小了。有些客戶會質疑我們,‘看人家包子那大餡兒’。實際上,人家那‘大餡兒’里加了大豆蛋白,只是顯得固體物多而已。”
西南地區某速凍食品企業負責人方啟智(化名)也遇到了類似難題。在當地,方啟智所在的速凍食品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可與全國性的行業巨頭一較高下。“巨頭品牌價值雖比我們大,但以前我們之間沒有市場沖突。不過現在沖突了,因為他們在原料上漲的情況下售價還比我們便宜。”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