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飲品中的配料到底是什么?

2021-08-26 13:59:58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對于很多年輕人而言,逛網紅店是生活中的樂趣所在。每當有新晉網紅店開業,“種草”和“打卡”就成了社交媒體上的關鍵詞。不過最近,網紅店和網紅品牌卻遭遇到了集體信任危機。一些商家以次充好、漠視食品安全的行為,也為消費者敲響了警鐘。

在“網紅”二字的裹挾下,“真材實料”似乎并不重要,宣傳噱頭才是重點。椰子汁、蘋果汁、桃子汁……這樣的名字不會出現在網紅產品的菜單上,取而代之的是:青椰、西米、桃桃、仙草……

這些產品中的配料到底是什么?西米是什么米?仙草又是什么草?

珍珠

相信很多人對網紅餐飲的第一印象是奶茶店,要問奶茶為什么會火?答案可能來自:珍珠。

奶茶飲料里一顆顆圓滾滾的“珍珠”,格外“Q彈”、有嚼勁。它獨特的口感,成就了奶茶的風味。很顯然,奶茶里的“珍珠”,并不是蚌殼里的珍珠。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家委員會成員阮光鋒介紹,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以淀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種粉圓產品,最常使用是木薯淀粉。為了讓口感更有嚼勁,還會使用小麥蛋白,麥谷蛋白具有彈性,能與水形成網絡結構,能夠更好地與淀粉結合,讓珍珠更加彈力、可口。

西米

不要以為珍珠奶茶可以一直火下去,求新求變是網紅品牌的一大銷售策略。當把珍珠放在奶茶里不再新奇,奶茶品牌就開始嘗試放入其他配料,比如西米。或許有不少朋友至今還認為,西米是用米做成的。但就像“珍珠不是珍珠”一樣,“西米也不是米”。

西米是用西谷椰子的淀粉制成。西谷椰子和椰子是“親戚”,原產東南亞,它的外觀看上去既像椰子,又像棕櫚。西谷椰子的莖中有很多淀粉,把其中的淀粉刮下來,洗一洗、放一放、晾一晾,在還沒有完全干透時,像搖元宵一樣搖一搖,就成了一粒粒的西米,煮熟之后就可以加到甜品當中了。

椰果

甜品中還有一種常見配料,叫椰果,它的口感彈滑、爽脆,呈凝膠狀,和椰子肉長得很像。但吃過的朋友都知道,它們的口感并不相同。所謂的椰果明顯更硬,更有嚼勁。那么,椰果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它和椰子有關系嗎?

阮光鋒介紹,椰果是椰子水經過葡萄醋桿菌發酵的產物。椰子水經過發酵會制造出細菌纖維素,這種纖維素會浮在椰子水的表面,經過積累就形成一層厚厚的白色的物質,撈出后就可以做成椰果。

龜苓膏

換句話說,珍珠、西米都是淀粉制品,而椰果也不是椰子果肉直接制成的產品,那么,這些網紅甜品配料的名字難道都和原材料相差這么遠嗎?

阮光鋒表示,龜苓膏除外。龜苓膏的主要原料是烏龜和茯苓,用來制作龜苓膏的是烏龜的腹甲,它里面含有豐富的動物膠原,也是使龜苓膏能夠凝固成凍狀的主要原因。茯苓是一種多孔菌科的大型真菌,類似蘑菇、靈芝等,但是用來制作龜苓膏的是茯苓的菌核。

仙草

和龜苓膏長得比較像的一種網紅配料叫做仙草,也是黑色凝膠狀。看上去它和草沒有什么關系,但還真是用草做出來的。它取材自一種唇形科涼粉草屬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叫做涼粉草,也叫仙人草。把它熬成湯加入淀粉攪拌后冷卻,就會成為凝膠狀。

“舌尖上的安全”不能變

這些網紅食品的配料,雖然不像瓜果蔬菜是直接收獲的植物,但所用到的食材和加工方法,如果符合規范,其實依舊可以保障安全。但即便如此,如今越來越多的朋友也意識到,很多網紅飲品為了取悅味蕾,潛藏著大量的糖分和熱量,過度攝取同樣不利于健康。

阮光鋒表示,在多數情況下,網紅食品為了口感好都會加一些糖調味,能量一般都不低,建議大家不要多吃,在點餐時也要要求店家少加一些糖。另外,要注意觀察商店的環境是否衛生,原料是否冷藏保存。夏天微生物致使食物腐敗的風險比較高,不建議購買流動小商販的食物。

網紅餐飲顏值高、造型好,但質量不能一團糟。名稱和配料可以變來變去,但不能變的是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