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房地產市場或許正面臨著史上最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一方面,受國內疫情的影響,二月份樓市銷售斷崖式下滑,“云賣房”模式應運而生;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導致金融市場大范圍暴跌,流動性危機中各國相繼降息、推出QE等寬松救市措施,但巨大的經濟損失已無可避免。
全球金融風暴下,對于高杠桿的房地產企業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而萬科、恒大等龍頭房企發布的2019年年報,也給樓市蒙上一層陰影。不過,部分城市樓市已經出現復蘇跡象,房價則呈現出穩中有落的局面。
萬科銷售毛利下降,恒大凈利腰斬
不僅凈利低于市場預期的410.29億元,增速也創出近4年來新低。
3月17日,萬科公布了2019年的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678.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3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6%和 15.1%,此外,在銷售增速、盈利能力等方面,萬科的表現也難以讓投資者滿意。
銷售增速同樣創出近4年來新低
年報顯示,萬科2019年實現銷售面積411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實現銷售金額6308.4億元,同比增長3.9%。銷售面積增速快于全國同期(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為-0.1%),銷售金額增速慢于全國同期(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增速為6.5%)。,其2018年、2017年、2016年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4.5%、45.3%和39.5%。盈利能力方面,萬科的毛利率由2018年37.48%下降至2019年36.25%。其中,
其中核心凈利潤約為408億元,同比下滑48%;凈利潤約為335億元,同比下滑50%。
另一家房企龍頭的業績更不如人意。3月22日晚間,中國恒大發布盈利預警,預期2019年全年核心業務凈利潤及凈利潤有所下降,公司表示利潤下滑主要是售價較低的清尾銷售樓宇在2019年交樓結轉,導致交樓單價下降所致。
全國房地產投資、銷售數據大幅下跌
萬科、恒大等龍頭房企業績不及預期,但一線房企保利、融創等卻有良好的增長。不可否認,房地產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距離2012年萬科首提白銀時代,也已經過去了八九年之久。萬科總裁祝九勝認為,“整個行業毛利的下降”,都“可能是長期的趨勢”。
一年半之前,也就是2018年秋天,萬科秋季例會的主題甚至成為了“活下去”。新冠疫情的出現,“活下去”更面臨挑戰。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業績會上直言,今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每個人、每家企業、每個行業都意味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2020年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1.01萬億元,同比下降16.3%,增速較2019年全年放緩26.2百分點。2020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米,同比減少39.9%。
多地出臺扶持政策,房住不炒依然是主基調
作為全年銷售數十萬億元的行業,房地產市場關系到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穩定發展至關重要。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月以來,已經有70余省市發文扶持樓市,但同時也有多個“救市”政策被叫停。
但仍多次強調“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基調。
2月以來國家層面也從降低融資難度、為企業減負、放寬公積金限制等多方面入手出臺樓市扶持政策,上周,銀保監副主席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堅決落實房住不炒的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金融政策仍然會維持現狀而不是放松
東興證券認為,房地產金融政策基調不變。3月16日MLF利率3.15%和上次操作持平。3月17日監管層強調信托額度不可超過2019年底水平。3月17日銀保監會官員表示房貸政策基調未變。3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LPR報價4.05%和4.75%,與上次持平。同一天監管部門明確要求2020年全年專項債不得用于土地儲備、棚改等與房地產相關領域。以上央行操作和監管層表態顯示。但判斷后續伴隨國內外貨幣政策寬松周期的延續,房企融資或將繼續邊際改善。尤其是商業銀行,在穩住息差的動力下,有望對長久期高收益率的開發貸加以支持。
“云賣房”萌芽,銷售開始恢復,房價穩中有落
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年初的樓市進入“冰凍”狀態,各地售樓處紛紛關閉,不少房企開始轉戰線上“自救”。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前200強房企中已有143家房企在線上“云賣房”。這其中名頭最響亮的,當屬恒大的“恒房通”。恒大日前宣布,在全面實施“網上賣房”后,該公司2月份共實現網上認購總套數99141套,優惠后房屋總價值1026.7億元。
恒大2月份實現合約銷售額達447.3億元,同比大增約108%,合約銷售面積513.8萬平方米,同比大增約154%,均位居行業首位。
“云賣房”已經實實在在的體現在了銷售業績上。3月5日恒大公告顯示,截至2月末,恒大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853億元。2月單月和前兩月銷售情況,中國恒大均位列行業第一位。
分析人士認為,當下房地產行業轉戰線上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辦法”,還處于起步和試水階段。短期內,線上賣房不會替代線下銷售,但會是線下銷售的重要補充手段。
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售樓處開始解封,房企銷售數據也出現回升,部分城市甚至出現“搶房”現象。3月16日晚8點,萬科通過線上賣房的方式推出深圳“萬科星城”項目,開盤1分鐘銷售額達12億,7分鐘售光288套房。3月20日,蘇州的三個房地產項目同時開盤,共推出近900套房源。無論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選房的項目,幾乎都是“秒光”。3月25日晚8點,北京網紅新盤20分鐘熱銷814套。
蘇州、南京、杭州三城復蘇力指數位居前三。
樓市復蘇的腳步越來越近。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房地產市場復蘇力指數城市排行榜》顯示,二手房方面,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在鏈家覆蓋的18個城市中,上上周(3月16日至22日)成交量已經相當于去年3月周均水平的75%。新房方面,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2月末開始,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就逐漸從底部反彈。到3月中旬,全國房地產市場新房成交已恢復至年初水平的7成。
更可喜的是,疫情并未對房價構成重大影響,整體呈現穩中有落的局面。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21城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26城環比持平,23城環比下跌。二手房方面,27城房價環比下跌、29城持平,僅14城環比上揚,且多以微漲為主。
二季度回暖預期較高,眾多機構看好地產行業
房地產開發需求、房企融資等在二季度得以明顯改善預期仍較高。
東莞證券認為,短期銷售大幅回落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居民外出受阻、經濟活動停頓及售樓處關閉等特殊情況導致的,并不代表行業本身基本面迅速轉差,也并非銷售需求急劇收縮的真實反映。隨著疫情受到控制并且逐步消退,行業景氣度將會較快地恢復到正常水平,短期抑制的需求得到回補彈性較大。
地產股的機會可能比樓市的機會更為確定
另外,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全球降息潮的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有望增強,房產保值、房貸利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下,樓市的表現依然值得期待。相比較而言,,尤其是基本面穩健、盈利確定性較強、且分紅率較高的優質地產公司,在全球各大經濟體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投資價值持續凸顯。
同時疫情僅影響短期購房行為而不影響中期購房需求,地產的壓艙石作用凸顯。
進入新年以來,地產板塊持續被眾多機構看好,接近40家機構發布行業研究報告,評級多為看好、推薦、增持等。中信建投認為,未來政策邊際改善仍有空間,近日國新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發布會上,央行表示要繼續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全球各大央行也采取積極措施,整體利率下行對板塊估值構成支撐。
地產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股息率吸引力較大
受到疫情、國外股市暴跌等多方面因素影響,A股、港股地產股也出現大幅下挫,主要龍頭股估值逼近歷史低位,股息率則達到歷史高位。申萬一級房地產指數近期市盈率逼平歷史最低的8.09倍水平,最新市盈率為8.64倍;最新市凈率1.23倍,接近歷史最低1.13倍水平,股息率則達到3.24%,達到歷史相對高位(歷史最高為3.79%)。未來隨著2019年年報的不斷披露,股息率水平有望進一步升高。
萬科A
具體到個股方面,最新市盈率為7.7倍左右,最新市盈率為6.8倍左右,二者估值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在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情況下,主要龍頭股的股息率同樣處于歷史相對高位水平。萬科A股息率接近4%,保利地產按照2018年分紅計算最新股息率超過3%。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