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6月23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農產品供需分析系統培訓班上了解到,廣西深入推進農業大數據建設,扎實開展重要農產品監測預警,為農業數字化轉型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廣西農業數字化水平在2020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DI)中位列全國第5名。
自2015年起,廣西按照“1234+N”的建設總框架,通過“出政策”“定標準”“抓整合”“保資金”“建隊伍”“強合作”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大力推進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打造“廣西農業云”,全面提升數據獲取、傳輸、分析能力,進一步發揮數據支撐決策作用。
2018年以來,廣西立足優勢特色產業,積極推進重要農產品監測預警工作,重點監測農產品價格運行和供需形式變化,提升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和研判能力。目前,全區14個設區市82縣建立了602個重要農產品產地市場和批發市場價格監測點,覆蓋糧食、生豬、糖料、蔬菜、水果等106種農產品,逐步建立健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漁業4個農產品大類價格信息的采集、查詢、分析機制,形成一系列對上有決策參考價值、對外有市場影響力的分析報告,實現按周、月、季、年在微信、微博上發布,為確保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和農產品市場穩定運行提供了強力支撐。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