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近日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成功研制出國際首個集成化的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芯片,將對遠距離多模量子存儲技術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據介紹,該量子頻率轉換芯片基于逆向質子交換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波導(PPLN),實現了多通道光子非線性頻率轉換,且頻率轉換過程中保持光子的量子特性不變。
近年來,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尤其是單光子成像與遠距離量子存儲器方面,亟需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芯片。為滿足研究與應用的需要,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開創性地研制了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芯片。該芯片由34通道波導及34通道的光纖陣列進行雙端耦合封裝而成,芯片設計用于1550nm波段單光子信號和1950nm波段泵浦光進行非線性和頻。
實驗表明,各通道的1550nm信號光平均轉化效率為60%,可媲美于商用單通道PPLN波導芯片。同時,研究團隊利用該芯片研制了陣列式上轉換單光子探測器,達到了各通道平均探測效率23.2%、平均暗計數557cps,及相鄰通道間隔離度大于71dB的指標。該陣列式探測器在高速量子密鑰分發、深空激光通信、單光子成像及激光雷達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據了解,集成化量子頻率轉換芯片的研究成果由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量子探測與波導器件實驗室教授張強、高工謝秀平、副研究員鄭名揚等人合作完成,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記者 趙曉)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