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的6號主塔墩施工現場,一臺智能機器人正在進行水下取土。據悉,這是我國首次使用智能機器人進行大型沉井水下取土,解決了傳統設備“束手無策”的盲區取土問題,實現沉井可控、可測、可視下沉。
由在漢央企中鐵大橋局施工建設的6號墩沉井為新型減沖刷臺階式沉井,是國內目前平面尺寸最大的水中沉井,底面面積相當于13個籃球場大小。沉井最大入土深度達48米,水下地質條件復雜,須穿越硬塑粉質黏土、密實砂層、粉質黏土—密實砂互層等3層粉質黏土層,其中粉質黏土層總厚度達21米,以往的施工工藝效率低,取土時存在盲區。
“這次自主研發的智能化、信息化取土機器人,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中鐵大橋局項目負責人說,此次投入使用的有智能履帶式絞吸機器人、智能龍門式絞吸機器人兩種創新設備。
智能履帶式絞吸機器人外形像個坦克,履帶輪可以在高低不平的水底平穩前行。“坦克”的前端是一個液壓絞吸頭,它通過絞吸頭旋轉將泥土打碎,通過氣舉進入排渣系統,目前已投入使用。另外一種是智能龍門式絞吸機器人是框架式結構,它的主框架撐在沉井內壁,絞吸頭在水下泥面靈活取土,預計九月投入使用。
該負責人說:“兩種機器人都是通過水下傳感器的方式進行控制,水上操作平臺通過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機器人取土情況,還可以通過計算機實現智能取土施工作業。”(記者 陶常寧)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