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智能終端產業跑出的“加速度” 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

2020-08-17 10:54:05    來源:重慶日報    

一秒鐘能干什么?眨一下眼,轉一下頭。

但是在重慶,一秒鐘可以產出2臺筆記本電腦、3.3部手機——這就是今年上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跑出的“加速度”。

上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出筆記本電腦3214.6萬臺、手機5146.8萬部、智能手表860萬只……全市智能終端產品總產量達到1.8億臺(件),同比增長5.3%;實現總產值1834.7億元,同比增長4.9%。

“今年上半年,智能終端產業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約0.9個百分點。其中,筆電出口總量和出口值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8月13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在重慶工業經濟回暖的過程中,智能終端產業擔當起“領跑者”的角色。

智能化

提高生產效率 充分釋放產能

8月12日,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

自動傳輸帶上,一臺臺筆記本每經過一道“關卡”,就會安裝一部分電子元件。幾十米長的自動傳輸帶“跑”完,一臺臺筆記本電腦就“誕生”了。

“按單位時間計算,一臺筆記本電腦‘跑’完這些工序,約需半小時。但全公司多條生產線都開動起來,智能設備和工人們同時進行流水線作業,出產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時間,算下來只有13秒。”生產線上的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速度快,這些生產線也非常“聰明”——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的每個生產車間,均安裝了幾塊大屏幕,分別顯示不同的區域、數據、參數等,每5分鐘便刷新一次。通過這些屏幕,管理者可以對生產流程、設備運行情況、工人工作狀態等進行實時監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預警,然后立即反饋并快速解決。

如此高效、“聰明”的生產線是怎樣建成的?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尤三華回答:得益于智能化改造升級。

尤三華介紹,公司剛剛入駐西永微電園時,筆記本電腦生產線的智能化率僅10%。生產效率較低不說,大量人員、設備的管理也非常麻煩。

為此,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著手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近年來,該公司每年投入5000萬元,用于購買新設備、升級生產線。如今,其筆記本電腦出產線的智能化率已達50%,貼片生產線的智能化率達到95%。

智能化改造升級后,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15%-20%,產能得以充分釋放。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

“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能夠游刃有余地完成這些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尤三華說。

拉動力

智能終端產業穩住工業基本盤

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實現“加速跑”,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全球每3臺筆記本電腦、每10部手機,就有一個“重慶造”。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其產值占全市工業的比重超過1/4。其中,智能終端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近七成,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兩成。

“當前形勢下,以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已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市經信委上述負責人表示。

然而,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經濟全面受挫。2月份,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當月產值大幅下滑59.3%。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重挫10%以上。

從3月起,隨著在家辦公、“云會議”“云招商”以及在家上網課、“云課堂”等工作學習新模式的興起,全球對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量大增,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迅速觸底反彈:4月,其產值增速超過30%;隨后數月,繼續保持向好趨勢,惠普、華碩、華為等筆記本電腦龍頭企業,以及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在渝工廠的訂單量均十分飽和——“可以說,‘重慶造’筆記本電腦是生產一臺賣一臺。”該負責人說。

據統計,上半年,華碩、華為的筆記本電腦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20.4%、134.6%。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及惠普內銷廠上半年實現產值1212.5億元,同比增長10.9%。

與筆電產業的走勢類似,進入二季度,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重慶工業開始穩步復蘇,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實現由“負”轉“正”。其中,智能終端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8.1%。

外貿方面,智能終端產業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上半年,以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為主的智能終端產業實現進出口產值1386.4億元,同比增長3.7%,占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一半以上;其中,筆記本電腦出口2550萬臺,同比增長7.9%,出口值724.8億元,同比增長4.9%,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新打算

重大項目提速 持續“補鏈強鏈”

疫情之下,重慶智能終端產業為何能如此快速、強勁地復蘇?

“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市場對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是因為重慶早謀劃、早布局,智能終端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十分完整,目前其本土化率達到九成。”市經信委智能終端和通信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意味著,90%以上種類的零部件可在渝采購。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規模以上智能終端配套企業達到230家,較去年底新增16家。在智能終端龍頭企業的拉動下,配套企業的生產經營也“水漲船高”——上半年,全市筆記本電腦、手機配套企業共實現產值502.9億元,同比增長25.7%,鋰電池、攝像模組等配套企業也實現較快增長,這些配套為全行業逆勢增長提供了強力支撐。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將持續“補鏈強鏈”,進一步完善全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比如,研發拓展5G終端、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引進培育并完善手機產業零部件配套體系,提升手機本地配套率;引導南岸、潼南發展5G終端、智能家居等智能終端高附加值產品……

同時,一批智能終端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將提速。比如重點推動華通電腦電路板二期擴建、瑞聲科技智能制造產業園、深科技智能生態產業園等在建的市級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隨著重慶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不少企業也有了新打算:翊寶、歐珀等企業將在渝設立研發部門;OPPO(重慶)智能生態科技園去年11月建成一期項目,二期項目將加速推進、力爭2024年建成……

“廣達新近增加了3條SMT(表面貼裝技術)生產線,筆記本電腦日產量達到17萬臺/天,創下歷史新高。下半年,我們還要增加3條生產線,產能將進一步提升。”廣達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記者 付愛農 夏元 楊駿)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