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人造太陽”啟動組裝 由30多個國家合作完成

2020-07-30 16:45:01    來源:中安在線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在法國南部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人類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又近了一步。該項目由30多個國家合作完成,科學島參與其采購包部件任務的實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于2006年正式簽約加入ITER計劃。ITER計劃集成了當今國際上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ITER計劃對從根本上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重大意義,在多邊國際合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中國、歐盟、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七方30多個國家共同合作。

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作為ITER中國工作組重要單位之一,自2009年10月簽訂ITER計劃國內采購包制造任務首份合同以來,承擔了導體、校正場線圈、超導饋線、電源、診斷、總裝等采購包,占中國承擔ITER采購包任務的絕大部分,為ITER計劃的順利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

憑借在托卡馬克裝置上四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讓“中國設計”和“中國制造”應用于ITER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一系列聚變工程關鍵技術,承擔的ITER任務100%國產化并以優異的性能指標通過國際評估,交付進度和產品質量100%滿足ITER要求,在ITER七方中居前列,創造多項第一,獲得ITER組織高度贊譽。ITER組織總干事評價“中國在采購包研發生產方面領先于各方”。

接下來,ITER計劃用4.5年完成安裝,到2025年進行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也將積極爭取承擔更多的ITER計劃研制和運行任務,為人類核聚變能的開發利用作出更多貢獻。(記者 徐慧媛)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