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精準預警 爭取跑贏洪水

2020-06-29 14:52:36    來源:科技日報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南方一些地區進入“暴雨模式”。

水利部6月27日發布的消息顯示,6月26日8時至27日8時,西南、江南及東北等地部分地區降了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四川、重慶、廣西、廣東、安徽、浙江等地1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長期從事防洪減災研究的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水利學報》主編程曉陶一直密切關注當前汛情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南方地區已遭受多輪強降雨,降雨空間分布較散亂,導致多地出現洪澇災害,但到目前為止,發生的還都是局部性洪水。未來會不會出現大范圍持續強降雨導致的流域性大洪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研判。”6月28日,程曉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程曉陶看來,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一些地方原有的池塘、河道、湖泊等天然雨水調蓄池被占用,導致當地天然滲透、滯蓄雨洪的能力衰減,城市防洪面臨更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洪災帶來的經濟損失比以往劇增,因此,人們對降低洪水風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跑贏洪水,在加強監測預報、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等之外,做到精準預警和應急響應措施的有效銜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這方面,很多國家都展開了積極探索,其中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借鑒。”程曉陶指出。

以日本為例,自2008年以來,大雨、洪水的警報與注意報采用了新的標準,在預警指標中引入了土壤雨量指數與流域雨量指數,以替代以往的24小時雨量。氣象預報24小時后會有大暴雨,即使是紅色級別的,也只實時發布黃色的注意報,因為暴雨預報的準確性還存在誤差的概率,因此只要求專業部門做準備。臨近12小時之前,如果暴雨預報值不變,就會將黃色升至橙色,專業部門開始行動,老百姓開始做準備。等到距離暴雨發生前若干小時,預報準確的概率已經非常高了,就會升級成紅色避難勸告令,通知老百姓開始行動,并將下達轉移命令的權力下放到基層街道和村莊的負責人。

即使是同一場暴雨,相鄰地區面臨的洪水風險也不盡相同。為了讓預警指示更精確,日本還開展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將重點城市與高風險區域按1平方公里的尺度劃分成很多個網格,依據地形地貌等因素,把每個網格的降雨臨界閾值計算出來,將結果公布在網上。一旦下暴雨,基層街道和村莊負責人在關注天氣預報的同時,還需要在院里放個量杯,如果降雨量達到閾值就迅速組織轉移,否則就不用轉移。

“事實上,防洪減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撐,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健全洪災風險管理體制與應急響應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人員與先進技術的作用,盡可能地降低洪災風險。”程曉陶強調。(記者 唐婷)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