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開封高效智慧農業產業集群現代化智慧玻璃溫室。 劉鵬 攝
【資料圖】
中新網開封5月23日電 (記者 劉鵬)小滿已過,記者22日在河南省開封市高效智慧農業產業集群智慧大棚里探訪發現,上萬株番茄迎來盛果期,紅綠相間,掛滿枝頭。
走進開封高效智慧農業產業集群現代化智慧玻璃溫室,只見一排排立體化無土栽培的番茄吊架整齊排列,一株株3米多高的番茄藤上掛滿了果實,或紅如瑪瑙,或綠如翡翠,個個圓潤飽滿。在這里上班的村民變身“新農人”,穿梭于立體番茄種植架之間,忙著采摘,豐收景象映入眼簾。
據了解,總投資20億元的開封高效智慧農業產業集群項目,旨在順應鄭開(鄭州和開封)同城化國家戰略高質量發展,選址開封市產城融合示范區核心發展區,項目重點建設100萬平方米的玻璃智慧溫室,主要種植番茄、水果黃瓜、彩椒等作物,該項目將充分利用當地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棕櫚生態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開封智慧農業產業集群項目設計負責人邸天棋介紹,作為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開工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10月1日完成定植,12月底開始采收,種植品種有大粉番茄78000平方米,串收櫻桃紅小番茄、夏日陽光小番茄5800平方米,目前平均日產量達14噸,設計采收周期于7月中旬結束,總產量將達500萬公斤。
圖為工作人員采摘番茄。 劉鵬 攝
記者走進分揀區看到,工作人員把剛采摘的番茄按照品相和重量一一進行分揀,然后裝箱、打包、運輸,整個過程干凈整潔、有條不紊。“這些都是已經被預定過的,今天要發出,晚上或者明天就能在全國的商超、農貿市場買到。”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
拿一顆小番茄品嘗,滿口都是番茄汁“爆漿”的感覺,酸甜可口。工作人員介紹,小番茄口感好得益于現代智慧農業技術。“在智慧農業生產模式下,通過精準調配水肥等生產條件,可以量身‘定制’番茄的酸甜度。”
記者走訪了解到,該項目采用了國際先進的農業設施設備,如環境控制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二氧化碳控制系統、滴灌系統及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平臺、生物防治及熊蜂授粉等,通過蔬菜光合作用固碳,以先進的技術和規范的管理,將高新技術和設施農業有機結合,做到了精準、高效、生態農業,改變了傳統農業的勞作模式。
在具體操作中,工人可在智慧溫室中按照工序遙控生產,無需人工耕種、施肥、打藥、澆水,既改善了工作環境,又提升了生產效率,實現了用科技解放雙手,讓農民轉型為專業化產業工人。
圖為工作人員穿梭在玻璃智慧溫室。 劉鵬 攝
“設施農業的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建設任務。信息技術和農業的深度融合,不僅讓數字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也給鄉村產業振興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邸天棋介紹,開封高效智慧農業產業集群將重點打造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核心區、智慧農業應用示范基地、蔬菜倉儲及冷鏈物流配送基地、農產品分揀中轉基地及生鮮蔬菜低溫加工處理中心等智慧農業全產業鏈。通過示范區建設,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亦助力實現以效益拉動結構提檔升級,以現代農業助力鄉村發展的振興之路。(完)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