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初步計劃到2025年不再生產傳統燃油汽車,到2028年不再銷售純燃油車。
事實上,本屆上海車展,諸多傳統燃油車企業攜“電”登場,擁抱新變化。多家產業鏈相關公司表示,主機廠早在10年前就開始著手布局新能源核心配件。
(資料圖)
國際零部件巨頭博世的工作人員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車展公司展出的配件均為新能源車配件,不再展示燃油車配件。”
燃油車促銷去庫存攜“電”亮相擁抱新變化
“合資品牌明顯加快了‘電動化’步伐,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車型。合資品牌更加注重資源整合,充分利用品牌優勢來參與‘電動化’競爭。”一位汽車行業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本屆上海車展,以奔馳、寶馬、奧迪為首的豪華品牌推出多款純電產品。其中,梅賽德斯-奔馳攜1款全球首秀、5款中國首秀、7款中國上市的27款重磅車型亮相。梅賽德斯-邁巴赫首款量產純電車型——全新梅賽德斯-邁巴赫EQS純電SUV全球首秀。寶馬集團攜其史上最強電動產品陣容亮相。
“公司此次展出的車型還是以燃油車為主,且優惠力度非常大。”廣汽本田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燃油車的降價不會持續,隨著去庫存結束,新車型很難降價。新能源車在限牌的城市賣得好,但在其他城市燃油車仍占據主要地位,混動這種低油耗車型越來越受歡迎。”
在東風雪鐵龍展臺,銷售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車展,公司展出車型均為燃油車。“目前大部分合資車企都在做改進燃油車,而不是轉型做新能源車,成本是主要問題。”
“同款車型的新能源車要比燃油車貴2萬元左右,因為新能源車的成本更高。合資車企轉型新能源優勢不多。來公司展臺的大部分是買燃油車的客戶,本次車展的促銷力度很大。”沃爾沃展臺的一位銷售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
國產傳統燃油車企業也加速布局新能源車,東風風神啟動了1258“e啟”計劃,發布了以科技和變革為內涵的全新電動系列品牌eπ,全面開啟電動化轉型發展新篇章。廣汽傳祺則攜M8PHE亮相,該車型定位中大型MPV,搭載2.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合資品牌的份額在下降。”馮興亞對記者表示。
中鼎研究院研究員史燁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傳統國產品牌定價普遍比新勢力品牌低,一方面是由于傳統車企在產業鏈、服務、技術、資金等方面更有優勢,盈利能力更強;另一方面是由于傳統車企在低價位區間更具競爭優勢。此外,目前各大傳統國產品牌也紛紛進入30萬元至50萬元以及50萬元以上的高價位區間。”
零部件廠商積極研發適配性更強的配件
此次車展,多個燃油車品牌均表示已給出最大優惠,希望能促進銷售額上升。記者走訪發現,大部分零部件公司都在研發和布局既能適用新能源車也能適用燃油車的配件。
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的上海玉漭物流市場總監李亦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新能源車降價影響,燃油車市場銷售受到擠壓,相關產業鏈供應商面臨著更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看來,零部件廠商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積極研發適配性更強的配件,并布局新能源車核心配件。
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動車在低碳環保、節能和智能等方面的確具有優勢,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主動順應電動化趨勢,未來汽車行業會朝著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化、車網協同化、共享化和輕量化等方向發展。但是,燃油車在苛刻自然條件和氣溫下的適用性和穩定性更好,在加油便利性方面也更具優勢。而電動車電池續航等問題仍有待解決,因此,燃油車不會被完全替代。
“縱觀全球汽車品牌,歐洲等地區燃油車毛利率為35%至50%,我國則為15%至20%,價格仍具備一定彈性空間。隨著燃油車銷量占比下降,部分僅供應燃油車的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挑戰。”史燁彬對記者說。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則對記者表示:“就傳統汽車產業鏈而言,除了發動機變成電池,變速箱變成電機,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四大工藝稍加改造都可滿足電動汽車生產要求,不存在傳統汽車轉向電動汽車大量生產設備報廢的問題。”
“中長期來看,降成本壓力會倒逼零部件企業不斷提高產品性價比,一些高端零部件將加速本土化。”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邵元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