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至21日,廣西河池市多地舉辦“壯族螞拐節”民俗活動,吸引數萬名游客前來觀光、探秘。
(資料圖片)
2023年天峨縣納洞村紅水河壯族螞拐民俗文化節現場(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2月17日8時,河池市天峨縣納洞村各屯村的男女老少敲鑼打鼓、吹著嗩吶,他們直奔田壩或河邊,尋找還在冬眠的螞拐。2023年天峨縣納洞村紅水河壯族螞拐民俗文化節的序幕就此拉開。
納洞村村民在寨門前敲響銅鼓,迎接游客的到來(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2月17日至18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6萬名游客和當地群眾歡聚在納洞村,村民們敲響迎賓銅鼓,唱起悅耳的山歌,跳起螞拐舞,圍繞著熊熊燃燒的篝火徹夜狂歡……
納洞村村民展示非遺項目《春耕舞》(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壯觀的“火把陣”(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2月21日,河池市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舉辦“壯族螞拐節”民俗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萬名游客和當地群眾一起敲響300面銅鼓,鼓樂震天,場面震撼。
眾多游客參加巴英村“壯族螞拐節”民俗活動(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眾人敲響銅鼓,鼓樂震天,場面震撼(央廣網發 高東風 攝)
據了解,“壯族螞拐節”也稱“青蛙節”“蛙婆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流行于廣西河池市紅水河流域,因壯族群眾把青蛙稱為“螞拐”而得名。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