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農人 | 飛手掌控無人機 科技催生“新農人”-熱點評

2023-02-14 14:49:29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而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是人的現代化。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技術快速進步,生產方式不斷創新,涌現出了一大批“新農人”。他們雖然還活躍在農業一線,但工作方式已發生巨大改變。從今天(2月14日)起,財經節目中心推出系列報道《你好,新農人》,通過他們的故事和經歷,來看一看近年來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成果。我們要認識的這位“新農人”,盡管工作內容和“種地”密不可分,但他卻幾乎不用到田地里來,而且這手里干活的“家伙事兒”,也不是什么農具,而是遙控器。下面我們就去看看這位“新農人”的“種田經”里,到底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資料圖】

記者見到黃銳時,他正在組裝一臺剛買來的新型農用無人機。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我們需要在春耕之前把所有的物資準備齊全,在以往的農機上,無人機適應性沒那么強。

35歲的黃銳在大學里學的是工商管理,但2009年畢業后,他卻因為熱愛航拍,而誤打誤撞地成了一名無人機飛手。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了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從研發到實際應用,無人機應用會有一個測試功能,我們是做無人機飛行測試,還有實際的田間地頭有哪些需求,需要我們做收集。

這給黃銳打開了一個新世界。2017年11月,黃銳毅然回到了老家重慶,與前同事一起成立了一家專業合作社,專門用無人機為農戶提供服務。也就是從那時起,黃銳變成了一名“新農人”。他很快就把團隊擴展到了8個人,而且一口氣購置了6臺農用無人機。不過,黃銳設想的那種顧客盈門的情況并沒有出現。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很多農戶沒看到效果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說前期推廣還是比較困難。

眼見本地市場有限,喜歡主動出擊的黃銳就哪里有活往哪里跑。領著團隊先后多次赴安徽、河南、海南等地進行飛防作業。而也就是在接下來的這一年間,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了無人機對于農業的好處。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這一年,全國的(農用)無人機使用量急速增加,當時2018年整個團隊的作業量也就在四萬畝左右,到后面,我們2019年我們都直接到了二十幾萬畝。

農民之所以愿意使用無人機,主要是因為它效率高。黃銳告訴記者,以重慶丘陵地區的水稻種植為例,無人機噴灑農藥的效率是人工的25倍以上,施肥是人工的15倍左右,播種是人工的20倍以上。隨著農戶對無人機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連傳統的農機合作社也主動登門,希望和黃銳他們進行合作。

重慶市潼南區眾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 廖武奎:我們合作社最主要就是做收割,全國跨(區域),到后來的話就增加拖拉機,再后來就增加無人機。以前接活就是耕種收,但是現在我們接活就是全部托管,就形成老板只出錢,地都可以不用下,什么事情我們都幫他做了。

現在,由兩家共同成立的公司里,有傳統農機團隊6人、無人機團隊8人、技術工程師2人,農業機械及配套設備20余臺和11臺無人機。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目前來說,主要分為噴灑農藥和播撒種子、肥料,還有一種就是做農田測繪的,監控農田的長勢,還有農田的規劃。

從業至今,黃銳已經參與了超百萬畝次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最近幾年,他還受農業和人社部門委托,承擔起了無人機應用培訓的工作,先后培養無人機飛手20多人。在他看來,無人機在農業領域還有更多的應用空間可以去發掘。

農用無人機飛手 黃銳:從最開始進行農藥噴灑,到現在進行施肥、播種,還有農田測繪。可以說,無人機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也讓從事農業變成一件很酷很炫的事情。我相信在未來,無人機在農業領域會有更廣泛的應用,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我們,成為“新農人”,讓我們一起做農村里最靚的仔。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