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惡性腫瘤發病率近年來不斷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癌癥新發病例1997.6萬例,且呈持續升高趨勢,預計2050年,全球癌癥新增發病3528.1萬例。約70%的腫瘤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療,但當前我國能夠接受精準放療的腫瘤患者不足 30%,高端的精準放療設備緊缺成為我國腫瘤治療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3月13至16日召開的2025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展覽會(CAME)上,中核安科銳發布了全球領先的AI放療機器人CyberKnife S7,展示了其精準放療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展覽會是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主辦,國內外政、企、學、研等各界權威、專業人士參與的行業盛會,引領著技術革新與技術普及轉化。3月13日,在CAME現場中核安科銳展臺召開的新一代CyberKnife S7發布會上,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女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射治療裝備技術分會副會長邱杰教授等領導出席并指出,精準、高效的放療設備給腫瘤患者帶來希望,而CyberKnife S7無疑是智能化變革的璀璨新星,它的發布也標志著高端精準放療行業躍上新臺階。
此次首發的CyberKnife S7,不僅繼承了CyberKnife系列一貫的精準、高效、便捷的特點,更在智能化、個性化治療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它采用了全新KUKA機器人平臺,將腫瘤照射角度提升至6000多個,搭載“獨門絕技”的VOLO極速引擎,計劃優化時間縮短為原來的十分之一,治療時間提升一倍,提質增效,樹立機器人立體定向新標桿。
全新AI放療機器人CyberKnife S7, 作為全球唯一能夠實現實時追蹤腫瘤的放療設備,此次全面升級將引領立體定向放療的新時代。發布會上,中核安科銳CEO易仲偉表示,作為放療領域的推動者,中核安科銳深知每一次技術革新背后所承載的生命之重,始終堅持將創新與卓越融入到產品研發之中,為提升治療效率、減輕患者負擔不斷努力。
從擁有“同軸共環”結構的螺旋斷層放療設備Tomo C上市,到AI賦能的機器人放療平臺CyberKnife S7中國首發,中核安科銳始終走在技術革新前沿,在近年來中國直線加速器市場遇冷的環境下依舊實現逆勢增長,市場占有率顯著提升。未來,中核安科銳仍將繼續探索放療技術的持續突破,為更多患者帶去生命的曙光,為健康中國事業持續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