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兒歌曲、京味兒影視、京味兒戲劇都可以直觀的感受北京城的地域文化,可是舞蹈如何去展現濃郁的京味兒呢?
著名舞蹈家劉巖和她的創作團隊23日宣布,由她任總導演、許銳擔任編劇、任東升擔任視覺總監的京味兒舞劇《京宴》將于6月18到20日在世紀劇院進行首輪演出。
劉巖表示,非常感謝2019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資助,才有了2021年6月與大家見面的《京宴》。“我們想通過這部戲詮釋人與人之間的情與義,從食之味到人情味,這是我們主創團隊追求的境界。”用舞蹈表現京味兒文化,是她的大膽創意,“用舞蹈來詮釋美食,詮釋老北京具有符號性的老字號,這很難。但我們是通過清明、中秋、過年等來表現,我們用節氣或者傳統節日人們吃到的相應的食物勾勒出整部戲的情節遞進,其中大家可以看到吃元宵、年夜飯等場景,我們用這些貫穿舞劇的始終。食物的味道不僅在劇情里,坐在劇場里的觀眾可以通過自己對食物味道的想象回憶起自己的回憶和過往。”
作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北京“一城三帶”的城市文化構想中,無不洋溢著濃濃的“京味兒”。本劇借京味飲食講北京故事,將味道與文化對接,由民俗提煉情感,喚醒老北京的文化記憶,呈現北京人的精神氣質。《京宴》通過老北京一戶人家幾代人在立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幾個傳統節日發生的與飲食文化有關的故事,表現一家人在京城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他們與身邊人的困惑、悲傷、喜悅與領悟。食有五味,五味即人生,人生有百態,百態成世間,生活點滴匯聚成讓人驚艷的“京宴”。
編劇許銳表示,這是一段有人情味的記憶,本劇將“食”、“人”、“情”聯系在一起,在特定的文化時空中展現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記憶的留存,一種精神的寄托。舞蹈不能表現食物,但卻善于表現背后蘊藏的人的情感和關系。在劇中,從小被遺棄的男主人公京生,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生母。在劇的最后,母子團聚,京生第一次吃到了母親親手包的餃子,感受到一種滿滿的幸福的味道。發布會現場,主辦方特意端上了熱騰騰的餃子,媒體記者和主創團隊一同品嘗劇中人京生從舌尖傳遍全身的那種幸福的味道。
《京宴》聚集了強大的創作團隊,除了總導演劉巖、編劇許銳、視覺總監任東升、執行導演老白、青年作曲家王娜娜之外,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著名舞蹈演員武帥和汪子涵分別擔綱劇中的京生和老柏兩個主要角色,為這部京味兒舞劇實力加碼。此外,《京宴》創排還得到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大力支持,除了幾位主要演員,演員班底基本是北舞附中一群同樣優秀的青年舞者。當天,另一位女主演、正在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就讀的羅穎登臺展示了劇中唯美片段《中秋望月》。
“吾舞劉巖創研室”23日正式揭牌亮相。未來,“吾舞劉巖創研室”將與什剎海街道進行文化共建,藝術家帶著文化藝術走進社區,讓社區的普通百姓無時無刻地感受藝術在身邊的魅力。 (記者 應妮)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