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近日在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啟動排練

2021-04-28 11:1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江蘇省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出品、南京民族樂團聯合出品的原創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27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正式啟動排練。

南京,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集大成的曠世杰作《紅樓夢》的故鄉,亭臺樓閣皆是畫,歷歷在目入夢來,江蘇大劇院與南京民族樂團聯合出品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李斯思表示:“我們希望用這部民族音樂舞劇,重新喚起觀眾當年讀紅樓、談紅樓的記憶,也讓南京與紅樓有更深的羈絆;我們也愿以此為起點,把金陵獨有的文學氣質帶給全國各地觀眾”。她介紹,該劇保留了由著名作曲家王立作曲的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經典旋律、并由著名指揮家張列進行重新編配。

導演李超在描摹《紅樓夢》的生命本真上苦下功夫:“《紅樓夢》有著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如何去展現這部讓人流了無數眼淚的巨著,是我們一直在思索的。最終選擇是剝去封建社會賦予十二釵的枷鎖,我們想看到12個生命本真的樣子,通過生命去描繪那個‘假亦真時真亦假’的夢幻世界。”

劇中賈寶玉的扮演者、青年舞蹈家黎星此次也兼任導演。他精心研讀原著,將自己對紅樓的情感融入到編排創作中去:“舞蹈可以把《紅樓夢》文字背后的空間展示出來。我們會用12個篇章,把整個故事以工筆畫的手法精致雕刻,而后展現給大家。”

作為一名“90后”的年輕編劇,崔磊表示,他一直思考如何在舞劇重視抒情和寫意的特征中,為這部傳世之作尋找到文學的延展空間。十二金釵作為大觀園中女群像的代表,在虛實對照之間,在古典敘事的縫隙中,融入當代的審美傾向,讓十二金釵與現代女的所思所想產生妙趣橫生的關聯。“這樣,十二金釵的隕滅便不再是鏡花水月,而是長存于中國文化精神中的凄美詩意。既不是終曲,也不是挽歌,更像是沉淪后的新生,轉身后的光明。”

青年舞蹈家李艷超和李倩都表示能出演舞劇《紅樓夢》非常幸運。如何用舞蹈語言來詮釋這樣一部婦孺皆知的著作,于她們而言是挑戰,但更是一種豐富的生命體驗。

江蘇大劇院此次發布的海報中溫婉倩麗的女子形象構成了主畫面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余暉之下的一眾身影在紗幔里若隱若現,唯美意境呼之欲出。據悉,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中,賈寶玉、十二釵、劉姥姥、賈母等將都占據著重要的戲份,劇中對閨閣佳人情態的描摹寫照讓觀眾對于卡司抱有極大的期待。

江蘇大劇院首次以民族音樂舞劇的形式,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古典名著《紅樓夢》進行藝術改編和創作,這是繼原創歌劇《拉貝日記》、民族歌劇《木蘭》、歌劇《卡門》、京劇現代戲《青衣》、話劇《朝天宮下》后,江蘇大劇院原創劇目生產走過第4個年頭的又一匠心力作。

據悉,原創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將于8月12日至15日在江蘇大劇院首演?!?記者 應妮)

關鍵詞: 音樂舞劇 藝術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