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益遇上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記者在北京舉行的Art·Dream首屆無障礙公益藝術論壇上找到答案。
在這場主題為“藝術公益+特殊教育”的論壇上,來自高校、藝術機構、公益組織、企業、媒體等行業的代表與會。北京愛度公益基金會發布藝術家支教課程,并推動成立公益藝術協作網絡。
聚焦藝術公益結合
“特殊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相對封閉,但是藝術卻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的生命多姿多彩,實現了與社會更好的融合,讓他們的成長和未來有了更多可能性。”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徐鋼說。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原院長許家成也有相同看法。他說,藝術教育不僅為殘障孩子“打開了一扇窗”,藝術還通過特殊職業教育促進就業。更重要的是,藝術讓所有人融為一體,在融合社會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民政部社會組織評估專家繆力指出,社會組織運用藝術的力量推動中國特殊兒童教育可以大有作為。她提醒,社會組織在開展藝術賦能公益項目時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
藝術點亮夢想實例
此次,北京愛度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航以“用藝術點亮夢想”公益項目為案例,對該基金會十余年間的藝術公益實踐進行分享。他說,已形成“用藝術點亮夢想”以“藝術啟蒙教育”為主線,走進去的“藝術家支教”、請出來的“藝術游學”、留下來的“藝術夢想班”為執行手段,傳出去的“藝術公益展”為傳播方式的四維體系。
近四年,北京愛度公益基金會以拉薩市特殊教育學校為主要試點,邀請了20多位國內知名藝術家赴西藏進行藝術家支教。該基金會還已舉辦3次西藏特殊兒童藝術作品公益展,展出400多件特殊兒童的藝術繪畫作品。
公益藝術協作網絡
有與會者表示,藝術和公益不僅僅是“1+1等于2”,既可以在藝術中放大公益性,也可以增加公益的藝術性。還有參與支教的藝術家表示,藝術與公益并不相悖,而是相通。
論壇上,北京愛度公益基金會與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少兒美術教育研究基地宣布開展合作,將藝術家支教課程開發成藝術教學課件。徐航透露,他們將通過“公益藝術協作網絡”把課程覆蓋其他地區兒童。
“公益藝術協作網絡”也發出倡議——將跨界推動藝術賦能公益的各類組織或個人加強協作、共享經驗、增進交流,共同推動公益藝術價值得到充分放大,讓藝術賦能公益的探索經驗實現規模化、可復制的社會價值。
本次活動由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畫廊周北京、北京愛度公益基金會主辦。 (記者 張素)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