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大暑篇 養心、祛濕妙招多

2020-07-23 10:16:38    來源:金山鑫健康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一般于公歷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相對小暑,大暑時天氣更為炎熱,故又指炎熱之極。

溫風至

蟋蟀居宇

鷹始鷙

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又潮濕多雨,“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平時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該茶可以清涼祛暑。

大暑養生一:“養心”四部曲

“養心”是夏季養生永恒的主題。大暑天氣熱極,“暑,易入心、易傷氣”,易誘發心臟疾病,故而更應認真防暑,保養心臟。

養心第一部:睡眠充足

夏天應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足夠,自然精力充肺,心情愉快,有利于心神的寧靜。若晚間睡眠不足,可以選擇午睡,午時心經當令,適當的午睡可以養心安神。

養心第二部:心情愉悅

“笑一笑,十年少”,保持心情愉快是養心的良藥。笑是精神愉悅的標志,夏季氣候悶熱,心煩意亂,易使血壓波動不穩,愉快的心情可以幫助減少壓力,舒緩血管和神經,使血壓保持在穩定的狀態。同時,笑聲或簡單的詼諧心情能夠增加大腦腦內啡和多巴胺的釋放,這些物質可以提供快樂感和回報感。既然如此,為何不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呢?

養心第三部:飲水飲茶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容易汗出過多,正所謂汗為“心之液”,過量出汗易消耗心臟陰液,不利于養心。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的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推薦一款清心茶:用金銀花、菊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大暑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心茶。

養心第四部:紅色食物

大暑可以通過食用紅色食物養心。紅色在五行中屬“火”,四季中對應夏季,五臟里對應心臟,多食能增強心臟之氣,提高人體組織中細胞的活性。代表食物有紅花、山楂、紅棗、洛神花、枸杞,胡蘿卜、番茄、蘋果、櫻桃、荔枝等,幾乎都富含大量鐵質,可以補鐵、補血,有益健康。

大暑養生二:“祛濕”三步走

大暑前后溫度達到一年中的頂峰,其悶熱程度也達到頂峰,而且雷電、暴雨多,尤其今年暴雨頻降,多地積水,中醫認為此時是濕氣最重的時候,人們非常容易受濕熱邪毒侵襲,經常會出現身體沉重、胃口不好、大便黏膩、舌苔厚膩等癥狀,所以此時養生還要注意“避濕”。

1、避讓濕邪:

“避濕”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盡量不要接觸潮濕的環境,不要淋雨涉水,不要長時間吹空調,盡量不要住地下室,不貪圖涼快坐臥于地等等,避免濕邪從外部侵襲人體。如果不小心接觸了雨水,或衣服汗濕了,應及時洗澡更衣,并飲用姜糖水。若出現身體不適,可以服用藿香正氣水祛濕解表。

2、避開生冷食物:

“濕邪”有內外之分,避讓濕邪多是避外,而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使脾陽受損,致內濕橫生。因此不建議大量喝冷飲、吃冰水果、喝涼茶等等;若食用生菜沙拉、西瓜、苦瓜等涼性蔬菜,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和姜,降低寒涼性質。

3、堅持適當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飲食油膩、缺乏運動。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癥。所以夏季一定要適當鍛煉,使身體能夠時常出出汗,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大暑養生三:飲食宜清淡

大暑天氣炎熱,高溫又潮濕多雨,此時人們容易受暑濕影響出現腹脹、食欲下降、乏力等癥狀,飲食宜清淡質軟、易于消化,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多食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也可食用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桃子、蘆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1、粥:

喝粥養生是大暑時節比較好的選擇,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著名醫家李時珍也推崇藥粥養生,他認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喝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因為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之說,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百合粥、菊花粥等

2、藥膳:

《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盛夏陽熱下降,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推薦藥膳(一):啤酒鴨

制作方法:鴨子切塊、焯水,燉制時加入半瓶啤酒。

藥膳功效:清熱解毒、滋陰補中、瀝水消腫。

推薦藥膳(二):蜂蜜拌苦瓜

制作方法:苦瓜洗凈、切片后,用蜂蜜水腌制,然后放在冰箱里冷藏。

藥膳功效:降血壓、降血糖、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推薦藥膳(三):薏苡仁冬瓜豬肉湯

材料:10克薏苡仁,扁豆10克,陳皮5克,冬瓜(連皮)500克,豬肉400克,生姜適量。

制作方法:豬肉洗凈切塊、焯去血水備用。薏苡仁、扁豆、陳皮洗凈,冬瓜(連皮)洗凈切塊,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藥膳功效:健脾祛濕,適用于夏季暑濕的保健。

大暑養生四:運動不能少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大暑正處于“三伏天”,天氣炎熱,此時宜少運動或選擇低強度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等。高溫天氣日間盡量不外出,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涼的公園、河邊、林蔭道旁健身,不宜劇烈運動以免大汗淋漓,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但應避免進食冷飲,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關鍵詞: 二十四節氣 大暑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