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兒子中十三阿哥 雍正將他封為怡親王

2020-06-09 16:45:05    來源:名羊讀史    

眾所周知,康熙帝膝下一共24個兒子。能繼承大統者只能一位,儲位之爭在所難免。果不其然,康熙王朝晚期,“九子奪嫡”之爭一觸即發。

允祥( 1686——1730) ,滿族正藍旗人,他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個兒子。

“九子奪嫡”激烈的爭儲大戰

剛才我們說到“九子奪嫡”,在其激烈的儲位爭奪中,四阿哥胤禎脫穎而出。參與這場奪嫡之爭的其他幾位皇子的結局都很凄涼。

二阿哥允礽、大阿哥允提、九阿哥允糖、八阿哥允襣、三阿哥允祉先后被圈禁或幽禁致死,十阿哥允娥、十四阿哥允拋在雍正朝被革爵圈禁,直到乾隆朝才重獲自由。

允祥雖未卷入這場爭儲之中,康熙帝還是把他關了起來。這點令人匪夷所思,按理說,允祥并未參與“九子奪嫡”,康熙帝為何把他關起來,這也不合于理。

雍正帝胤禎即位后,為為避皇帝名諱,其他的兄弟改“胤”字為“允”字,故稱其為允祥。雍正帝即位,允祥被封其為怡親王,任總理事務大臣,成為首輔,并始終為雍正帝所信賴,為何雍正帝對允祥如此這般厚愛?

其原因很簡單,由于雍正的生母,出身低微。這也導致雍正爭儲之中遭到了其他幾位皇子的冷落排擠。只有十三阿哥允祥,與之親近。這也是為什么雍正即位后,對其如此重用以及厚愛的原因。

允祥為何被康熙帝圈禁起來?

在古代封建社會,一旦有皇子被皇帝冊立為太子,就意味著君臣名分已定,其余皇子對儲位不可再有覬覦之心。

允祥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允祥懂事起,經常和四阿哥胤禎一起玩耍。旗幟鮮明地站在太子允初這一邊,把支持太子看成忠誠于康熙帝的一種體現。

但以八阿哥允視為核心的“八王黨"截然不同,他們的野心很大,不顧康熙帝的一再警告,對儲位虎視眈眈。“八王黨"不斷地在康熙帝面前詆毀太子,制造皇帝和太子之間的緊張關系。

太子允扔本身行為極為不檢點,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廢除太子之位。允祥一貫擁護和支持太子,在“廢太子事件”中受到牽連,被康熙帝重罰圈禁。

我們從爭儲中來看,除了四阿哥胤禎,其余的幾位皇子結局也很悲慘。康熙帝在爭儲之中,把允祥關起來,在我個人看來,無非是康熙帝對允祥的一種變相的保護而已。

雍正即位后,對其十三阿哥允祥為何如此重用?

允祥再被康熙帝關起來期間,深刻的自我審視反省。一方面太子已然被廢不再抱有任何的想法,另一方面則是拒絕了當時爭儲呼聲很高的八阿哥允禊幫助。

縱觀康熙爭儲的這九子,四阿哥胤禎向來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他對于康熙帝向來很孝順,四阿哥胤禎也從不計較自己個人的榮辱得失,處處以大清江山社稷為重,打小允祥就和四阿哥關系很好,覺得四哥胤禎是值得擁戴的皇位繼承人。

允祥也是通過詩句來支持鼓勵著四哥胤禎,雍正帝在潛邸為臣時,就十分了解允祥的為人處世,認為其“忠孝純摯”,故而在他登基之后的第二天,便任命允祥為中樞重臣。

奪嫡中允祥又是如何幫助雍正認定了局面?

允祥本著對雍正帝支持和擁護態度,義無反顧地勇挑重擔。當時,八阿哥允祺集團并不甘心奪嫡失敗,不斷進行各種圖謀以擾亂朝局。在此背景下,允祥首先協助雍正帝果斷處置了該集團,穩定了雍正朝初期的局面。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允祥在參與處理“八王黨”的過程中,并沒有對這些兄弟落井下石,而是盡力調解他們與雍正帝之間的緊張關系,以減輕雍正帝對他們的責罰,這充分體現了允祥的手足之情大局意識。

雍正元年(1723年)至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八年如一日,協助雍正帝處理了大量的軍務,大到理財減賦營修水利、籌劃軍需、辦理外交、為皇帝選擇陵寢,小到宮中府中的大量瑣事,自己都親力親為。

早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左右,允祥就已染上了無法治愈的疾病,行走不便,需要長期在家靜養。即便如此,允祥為報雍正帝的知遇之恩,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對雍正帝交代的每一件事情,他都竭力而為。

允祥去世后,雍正自己因允祥的去世而“飲食無味,寢臥不安”。

結語

雍正能得此允祥一兄弟,人生幸事。允祥這一生為官清廉。在江山社稷上給予了雍正極大的幫助和支持。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