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隨著“盾頂壹號”頂管機破土而出,廣州地鐵三號線東延段海傍站主體結構施工頂管段右線順利貫通,標志著線路實現全線洞通,為后續機電安裝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1%。
(資料圖片)
海傍站是廣州地鐵首次采用頂管法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的車站,以往通常用于出入口建設的工法成功應用于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為今后地鐵建設提供了更多創新的思路。
海傍站左線頂管貫通
首次使用頂管法建車站,成功下穿高壓油氣管線
頂管法是地鐵施工中常用的工法,一般用于地鐵出入口通道的施工。在地鐵三號線東延段的建設中,受復雜的地下管線影響,海傍站西端車站主體結構無法通過明挖法的方式實施。為此,廣州地鐵和施工單位廣州建筑、監理單位廣州地鐵監理的地鐵建設者們經過多方研究,決定將車站施工由明挖方案更改為頂管方案,即利用頂管機下穿地下管線,從而完成車站的施工任務。
本次施工選用了“中心大刀盤+兩邊矩形刀盤式”矩形泥水平衡式頂管機“盾頂壹號”,頂管機截面為11.1米乘8.1米,重523噸。頂管機根據地層情況優化了刀盤刀具布置,可適應復合地層掘進,開挖面積高達95%,減少了對土體的擾動,能更好地控制頂進時的地面沉降。
施工中,頂管機需下穿高壓油氣管線,還面臨著頂管隧道小間距頂進施工等風險,建設者們對區間進行組段劃分,優化各組段刀具選型,通過深層土體監測技術實時監測土體變形情況,有效控制沉降。“建設者們通過激光儀對頂管機掘進姿態進行實時監測,及時調整頂管機姿態,將頂進精準度控制在毫米級。”施工單位廣州建筑廣州地鐵三號線東延段總承包部項目經理黃恒儒告訴記者。
海傍站右線成型隧道
施工現場安排專人對地面及井下進行24小時現場蹲守和巡查,同時與區應急管理局、轄區街道、管道權屬單位及在運營的地鐵四號線運營管理部門等單位建立常規聯絡渠道,確保出現問題時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并聯系各單位配合應急處理。最終成功攻克了頂管下穿高壓油氣管線、頂管隧道小間距頂進施工風險,確保頂管通道安全順利貫通。
(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陳虎輝、吳藝安、謝曉丹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駱昌威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