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招辦主任:今年力爭讓升上普高的學生比例較往年提高

2023-05-23 11:37:15    來源:大洋網    

今年廣州中考迎來兩大變化,如何科學填報志愿,增加進入心儀學校的幾率?今年是廣州實行“新中考”的第三年,在填報志愿前,不少家長都迫切希望得到權威的政策解讀和填報指引。

近日,廣州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立宇接受信息時報專訪回答熱點問題。據了解,今年中考投檔錄取規定優化調整,將使考生志愿滿足度更高,更加適配預期。同時增加非第一志愿錄取機會,降低考生填報志愿難度。今年,示范性高中學位和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新建高中學位不斷增加,考生入讀優質高中機會將增加,力爭讓升上普高的學生比例較往年有所提高。

總體情況:


(資料圖片)

今年力爭讓升上普高的學生比例較往年有所提高

問:今年廣州市報名參加中考的學生有12.4萬余人,比去年有所增加。高中計劃會相應增加嗎?

答:今年報名中考的學生比去年多了1萬余人,但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相應增加了。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占初中畢業生人數的比例相應比去年高,升上普高的學生比例將比往年有所提高。

近年來,廣州持續推進普通高中基礎設施建設。近6年新增24所廣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執信中學天河校區、鐵一中學白云校區、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一期、廣州外國語學校二期、廣州市黃埔區開元學校、增城區應元學校、廣大附中增城實驗中學等公辦高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示范性高中學位和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新建高中學位不斷增加,考生入讀優質高中機會將增加。此外,已有一批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批復辦學。

執信中學天河校區。

清華附中灣區學校。

政策解讀:

兩個投檔錄取規定優化調整

問:今年是廣州新中考實施的第三年,中考政策有何變化?

答:廣州市積極穩妥推進“新中考”改革,今年中考投檔錄取規定總體保持穩定,主要采用梯度控制線上志愿優先投檔方式統一投檔錄取,即多梯度投檔錄取,與往年投檔錄取規定有效銜接,有利于形成統一規范、穩定清晰的投檔錄取規定,方便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增加非第一志愿錄取機會,降低考生填報志愿難度。

此外,為使考生志愿滿足度更高、更加適配預期,我們對投檔錄取規定進行了優化:

一是以降序排列在報考總人數9%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績作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

二是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下降分值從原來的20分調整為40分,即第二批次招生學校的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為該校近三年統招首批次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的平均值下降40分。

調整普高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劃定比例

問:今年為何調整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劃定比例?

答:自實施“新中考”以來,名額分配已成為戶籍生升入優質公辦高中的主要途徑。由于普通高中在第一、第二批次投檔后的剩余計劃減少,在第三、第四批次招生的計劃占比相對降低。

加之中考報名情況變化較大,為使考生志愿滿足度更高、更加適配預期,需要調整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劃定比例。

5月12日下午3時,2023年廣州市公辦示范性普通高中名額分配計劃電腦派位儀式在市招考辦舉行。

優化調整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問:今年為何調整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答:自實施“新中考”以來,名額分配已成為戶籍生升入優質公辦高中的主要途徑。

根據上級部門相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廣州市名額分配招生工作成效,推動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在保持名額分配政策實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推進落實“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名額分配錄取比例不低于總招生數的50%”的目標要求,結合廣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實際,進一步優化調整2023年名額分配實施辦法。

填報指引:

填報自主招生志愿需理解成績計算規則

問:自主招生是優秀學子“必爭”之地。填報自主招生志愿時要注意什么?

答:今年自主招生依然采取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加分)占70%、學校綜合能力考核成績占30%的錄取計分方式。建議考生認真閱讀學校發布的自主招生簡章,全面了解學校自主招生特色項目、培養模式、錄取要求等信息。自主招生只能填報1個志愿,如果考生獲得2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綜合能力考核資格,填報志愿需要綜合考慮選擇其一。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自主招生成績是按照中考成績和學校綜合能力考核成績加權后的合成分數(滿分100分),市招考辦在官網公布的是該校自主招生末位考生的中考成績和綜合能力考核成績,并非該校自主招生錄取考生的最低中考成績。

所以,學生和家長要理解自主招生成績計算的規則,不要誤把末位錄取考生的中考成績作為唯一參考。

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是否第一批次報中職

問:中職學校部分專業在第一批次招生,錄取情況怎么樣?有臨界分考生糾結:是否應在第一批次直接報中職學校?

答: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又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空間和通道。今年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依然安排在第一批次招生。從去年錄取的情況來看,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在第一批招收了5032人,有60個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招生計劃完成率100%,備受考生青睞。也有部分600多分可以讀普通高中的考生,主動選擇職業學校。但從去年的錄取數據來看,第一批次中職學校的錄取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錄取最低控制線比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要低80分。預計中考成績達不到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的考生,可以在第一批次主動填報中職學校。預計中考成績可能達到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且希望讀高中的考生,應謹慎填報第一批次中職學校。因為一旦被第一批次的中職學校錄取,即使注銷錄取結果,也不能參加后續普通高中及中職三二分段的補錄,只能參加已填報的中職學校剩余招生計劃志愿投檔錄取。

信息時報中考資料圖

填報名額分配志愿勿盲目沖高保底

問:填報名額分配志愿應注意什么事項?

答: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設3個志愿,與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報。無論考生是否辦理跨區報考,都只能報考學籍所在學校分得的名額分配計劃。

由于名額分配錄取最低控制線下調,建議考生充分利用志愿容量,按照合理梯度安排志愿順序,最大限度把握名額分配錄取機會。不應盲目沖高和放棄名額分配批次的錄取機會;也不要盲目地“保底”,否則一旦被名額分配批次的學校錄取,就不能參加后續批次學校的投檔錄取。填報名額分配志愿應結合考生個人學業成績、所在初中學校和所在區的實際情況,參考所在初中學校近年名額分配投檔錄取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生搬硬套他人填報志愿策略。

每個批次類別的第一志愿特別重要

問:今年兩個投檔錄取規定調整之后,第一梯度線是否會下調?第三批次各校的最低錄取分數是否會上升?應該如何填好志愿?

答:近年實施多梯度投檔之后,考生填報志愿目標更清晰,一次投檔滿檔率比較高。

中考評卷匯總成績后,自動產生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及其他梯度投檔控制線,考生及家長無須預測和過度關注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檔控制線升降問題。

學校錄取最低分數是在投檔錄取時,按照投檔錄取規定,對填報某所招生學校的全體考生根據志愿、中考成績完成投檔后產生的最低錄取分數。學校錄取最低分數是學校在某批次投檔錄取完成后自然產生的,是投檔錄取的結果,不是事先設定的。普通高中錄取受當年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報考人數、生源結構、成績分布、志愿填報等因素綜合影響,各普通高中統招批次錄取最低分數及其所處梯度可能每年動態變化。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通過就讀初中學校了解自己所在位次,大概能上哪一類學校,確定選擇填報的學校范圍。每個批次類別的第一志愿特別重要,用學校錄取考生平均水平的思路來選擇每個批次及計劃類別第一志愿學校,盡可能“一擊必中”。此外,要兼顧考慮中考發揮正常、一般、失常三種情況擬定不同的填報方案,選定一個能夠接受的“保底”學校,確保“即使發揮失常,也能被基本滿意的學校錄取”。

特別提醒,2020年廣州市民辦學校初中首次采用電腦派位招生,考生和家長對學校往年分數參考要有所調整。

外區計劃未招滿 建議可跨區選校

問:如何利用跨區招生提高進入心儀學校的幾率?

答:隨著廣州推進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不少非中心城區的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考生不妨考慮這些區域的示范性高中。

今年,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經批準可面向外區招生的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新建區屬普通高中,繼續可將不超過1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戶籍生招生。2022年區屬高中的外區計劃共錄取2896人,計劃利用率為59.16%,非中心城區區屬高中外區計劃完成率高,連續兩年大幅提升。建議考生根據自身情況,結合招生學校往年錄取情況和今年招生計劃、宿位安排情況,將報考范圍擴大至外區,增加錄取機會。

信息時報中考資料圖

隨遷子女填報志愿“以穩為主”

問:今年隨遷子女政策有何變化?是否能更大膽填報志愿?

答:今年隨遷子女報考政策規定保持不變。公辦普通高中各批次各類別計劃招收隨遷子女具體計劃數見《報考指南》。第一批次各計劃類別招收隨遷子女計劃在投檔時未完成的,剩余計劃均并入該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隨遷子女計劃。公辦普通高中補錄時,補錄計劃不再區分戶籍生和符合報考公辦普通高中條件的隨遷子女。

值得提醒的是,去年由于部分隨遷子女對新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依然參照往年錄取規定和學校錄取分數填報志愿,不敢填報優質普通高中,出現部分學校隨遷子女錄取最低分低于戶籍生錄取最低分的情況。今年非戶籍生占全市考生比例與去年基本持平,因此建議隨遷子女填報志愿“以穩為主”,同時準確定位,充分考慮一些優質普通高中,提高錄取機會。

信息時報中考資料圖

補錄計劃數有限,不要“押寶”

問:今年預計補錄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建議?

答:補錄計劃為部分普通高中和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因未錄滿或考生未按規定時間到校注冊報到而空余的招生計劃,一次投檔計劃完成率較高,補錄學校數和計劃數有限。

今年,隨著考生和家長對“新中考”更熟悉,投檔規定更優化,預計計劃完成率比較高。因此,考生最好不要把希望放在補錄,而是應該填好統一錄取的志愿。建議考生珍惜志愿填報機會,充分用好志愿容量,合理拉開志愿梯度,爭取在統一錄取階段被錄取。

勿單憑模擬考成績為填報依據

問:家長應如何指導孩子填報志愿?

答:初中畢業生閱歷尚淺,在升學問題上尚未形成成熟的看法,填報志愿時需要家長指導。家長可通過中考《報考指南》、廣州招考網等官方渠道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招生政策。必要時,可到學校實地參觀考察,進行現場咨詢。

選擇錄取分數要求和自己子女學業水平相當的學校是報考成敗的關鍵。家長不要僅以一兩次模擬考試成績為依據,應結合平時基礎,全面客觀評估自己子女的學業水平。各初中學校是中考填報志愿咨詢的主陣地、主渠道,建議家長適當聽取學校和班主任的意見進行參考。

在參考高中錄取往年情況時,一是要綜合近幾年的招生政策、學校錄取情況進行研究分析,這樣對學校的認識才更加真實客觀。二是不能只看學校某一批次招生計劃的錄取情況。學校往往在多個批次安排招生計劃,要把各批次的錄取情況相互結合起來看,正確理解和把握學校的整體錄取情況。三是要看分數所處的排位,普通高中錄取受當年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報考人數、生源結構、成績分布、志愿填報等因素綜合影響,各普通高中統招批次錄取最低分數及其所處梯度可能每年動態變化。

此外,家長要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不輕信各類所謂升學、招生咨詢的網站、公眾號、QQ群、微信群等,以免受騙上當。

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林茹彬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