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新書《自然物語》帶你認識南京人的動物“朋友圈”_世界快資訊

2023-05-22 22:40:12    來源:揚子晚報    

在南京的熱搜榜上,不時出現的長江江豚、石臼湖小天鵝,撩撥著南京人的神經。鳥類中的震旦鴉雀、昆蟲界的中華虎鳳蝶、植物界的秤錘樹……南京,可以說是自然發燒友們的天堂,野生動植物們正在成為南京人的另一個“朋友圈”。在2023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由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自然物語》新書發布會以直播的形式順利舉行,今年主題是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自然物語》用手繪形式揭秘南京野生動植物的背后故事。

“網紅”物種的前世今生

“在六合龍袍,江邊蘆葦蕩一眼望不到邊際,順著江堤下的小路走入蘆葦蕩深處,不時有鳥兒聽到腳步聲飛起來。”書中,精彩的文字配上精妙的手繪配圖,讓“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和讀者們“打了個照面”。直播間里,網友們的頻頻點贊展現出了這位“網紅物種”的“超高人氣”。


(資料圖片)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為了找尋它的蹤跡,我們從幕府山到江心洲再到七里河,最終于六合龍袍見到它的身影?!毙⌒≈辈ラg,變身自然大講堂。此次直播,為了向網友們展現野生動植物們背后的奇妙故事,特別邀請了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盟、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生態所副所長周艷文、江蘇觀鳥會會長袁屏等多位野生動植物專家親臨直播現場。其中,姜盟介紹了南京段江豚和水生生物的保護現狀,周艷文講解了“水下生物圈”的奧秘,袁屏老師則從震旦鴉雀物種特性、分布以及現狀多方面進行講解。專家老師們結合專業,將書中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化作豐富有趣的生態故事娓娓道來。

中華虎鳳蝶的卵長什么樣?螢火蟲最佳觀測季是什么時候?南京有哪些稀有植物?本次直播還穿插場外連線環節,邀請了張松奎、張華、包浩然、郝夏寧、董麗娜等多位南京知名野生動植物專家助陣,透過方寸屏幕,向觀眾展示南京瑰麗的自然生態,和《自然物語》編撰成書的幕后故事。

《自然物語》匯聚了大量南京野生動植物的背后故事,耳熟能詳的“網紅”物種在書中被揭開了神秘面紗。吃什么?用什么?怎么和它們友好相處?主人公風車娃和阿槑通過探險故事帶領讀者探尋物種的生活環境及成長軌跡,分析物種與城市的生存關系,激發公眾對南京城市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與熱愛,提升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促進日常生活中創造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無限可能。

“野生”南京的自然圖鑒

漫步江邊,在城市中心遠眺江豚戲水;尋覓山林,欣賞中華虎鳳蝶翩翩起舞;駐足濕地,贊嘆候鳥大軍浩浩蕩蕩。玄武湖畔,明城墻下,迄今世界城市環境中已知最大的自然更新水杉種群扎根生長……與野生動植物的“不期而遇”,從市民的“新鮮事”變成“尋常事”,生物多樣性保護越來越成為南京的生態名片和全民行動。

“《自然物語》不僅僅是一本自然科普繪本,更是一本親近自然的行動指南。打開書,就是一個自然課堂?!蹦暇┌巹撌既耍蹲匀晃镎Z》總策劃金立峰介紹道。翻開一頁,書中的小貼士詳細地記錄著如何制作樹葉標本,諸如此類的設計貫穿了整本書,激發讀者們親近自然的熱情。3月遇見早起的中華虎鳳蝶,8月與螢火蟲來一次浪漫邂逅,精心制作的南京物種月歷展現了不同月份與不同野生動植物的奇妙相遇。能看、能學、能觸摸的自然課堂是《自然物語》帶給讀者們的“綠色體驗”。此外,為了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幕后團隊采用手繪的方式結合專家意見數易其稿,從震旦鴉雀尾羽的長度到中華虎鳳蝶的斑點特征均一一考證。

“為了構建一個具有南京獨特屬性的自然生態課堂,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通過廣泛的山野調研、資料整理和數據歸納,將這本《自然物語》呈現給讀者?!蹦暇┦猩鷳B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負責人張健介紹,全書共分為“在山間”“在水邊”“在城市”“在鄉村”四個篇章,通過手繪漫畫和探險故事帶領讀者邂逅大自然的瑰麗和神奇,領略南京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環境及成長軌跡。

“打卡”自然的綠色指南

“我記錄了斑鳩從生蛋、孵化、喂食、到最后小斑鳩長大飛走的過程……”在直播中,一個小學生的自然觀察故事讓網友們大呼“精彩”。視頻里,年僅7歲的她,與自然“打成一片”。春日賞櫻,夏日觀荷,秋日聞桂,冬日望梅已經是這個南京娃娃的固定安排。在南京,從學校的一棵樹、一方田,到密林的一片葉、一叢花,南京的環保課堂以天地為課堂,以萬物為課本,隨處可見的環保小隊正充實著南京環境教育的龐大隊伍。

“讓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小小的種子,開出大大的花?!睆?022年六五環境日期間,“火出圈”的南京市生態環境局“一把手帶貨”欄目到“寧知道嗎·詩詞里的動植物”系列視頻,再到解鎖“流量密碼”的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直播,變的是宣傳的形式,不變的是環保工作的亮點傳播和群眾的環境幸福體驗。本次《自然物語》新書直播發布會就是以新形式、新內容,帶給觀眾們一堂環境教育的“公開課”。

“白描插畫風和印章篆刻風相碰撞,南京地標建筑和野生動植物相融合。”文創產品一亮相,數百條點贊的彈幕齊刷刷地顯示出好感與肯定。直播前夕,市生態環保宣教中心就圍繞《自然物語》內容“量身定制”了一套文創產品,環保與時尚的碰撞,讓網友們為它們“爭紅了眼”。巧思與妙用的結合,讓這些宣傳品別具新意,得以去往更大的舞臺傳遞低碳生活的理念。歷時2個半小時的直播活動,在微博客戶端與抖音客戶端同步開播,在線觀看人數超6000人。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崩L本之中,一筆一畫勾勒出野生動植物的生機與美好。繪本之外,從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到東方白鸛等“國寶”種群數量增長,南京正用生態之美、自然之美,托舉起生物多樣性的精彩愿景。

通訊員 汪金寧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