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技傳播聯盟招募成員啦!媒體、高校、院所、科企看過來

2023-05-17 20:50:23    來源:大洋網    

廣州日報記者17日獲悉,為促進科技傳播資源共建共享,促進科技傳播服務提質增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組建了廣州科技傳播聯盟,現面向全社會廣發英雄帖,開啟聯盟成員招募。

這個聯盟是什么?

聯盟是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由廣州地區各類媒體單位、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各級科普基地、市科協團體會員等自愿組成,致力于促進廣州地區科技傳播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搭建科技傳播交流平臺、深化科技傳播跨界合作的公益性、非法人組織。


(相關資料圖)

為什么要組建聯盟?

市科協介紹,該聯盟是為了落實“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通過構建媒體、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等聯合宣傳模式,打造廣州科技傳播聯盟服務品牌,實現優勢資源整合與傳播功能融合,打造區域科技傳播共同體,供給高質量科普產品和服務,讓公眾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科技科普資源,助力提升廣州市公民科學素質。

聯盟做什么?

開放合作:定期召開成員大會,聯盟成員互學互鑒,交流合作,共同協商計劃開展活動項目。

共享資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整合多種類科普資源打造特色科普空間。

打造IP活動:利用各個聯盟成員優勢,協同打造豐富多樣的聯盟品牌活動。

信息發布:建立基于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面向社會公眾發布科普相關的統計分析報告、活動信息等。

人才培養:建設科普交流、創作、實踐、培訓基地,為成員提供跨部門交流的機會和才華展示的平臺。

未來一年,聯盟將開展這些工作

1. 開展“科普廣州”平臺共建項目。發揮各聯盟成員的設施和資源優勢,打造融合科普傳播、科普創作、科普沙龍、科幻作品、科普研學、科普項目、科普研究等復合型功能平臺,擴大科技傳播聯盟服務覆蓋面。

2. 發布2023年廣州市科技傳播“藍皮書”。邀請相關領域智庫專家,圍繞新媒體時代科普工作的發展、灣區科普受眾分析、二十大以后的相關政策扶持、2021-2025科普發展綱要理論支撐等內容展開調研分析,輸出一份2023年廣州市科技傳播“藍皮書”。

3. 組織年度論壇,發布廣州科普新媒體聯盟榜單,評選“十大科普宣傳項目”,從形式創新、科普傳播影響力、引導正確輿論導向等多維度進行案例搜集與經驗分享。評選出創新形式、科普傳播、科普正能量等優秀案例。

4.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

科普大講堂直播活動。邀請聯盟成員專家代表,圍繞內容創作、流量增長、信息安全、社會輿論風險等方面對新媒體運營進行深度培訓。

趣游科普目的地媒體行活動。組織聯盟成員去往廣州市熱門科普目的地,開展參觀交流活動。

科技工作者日特別活動。邀請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圍繞發揚科學家精神,開展以“新時代如何通過藝術的手段傳播科普內容”為題的交流沙龍。

正在招募哪些對象?

招募令顯示,該聯盟誠摯邀請廣州地區各類媒體單位、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各級科普基地、市科協團體會員、科普相關自媒體等加入廣州科技傳播聯盟,圍繞科學傳播、科學普及、學術交流和科普傳播技術研發與咨詢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

招募對象根據類別劃分為:

1.媒介平臺類:主流媒體機構開設的,通過新媒體渠道傳播科學報道、科普事跡、科教人物的科普線、科教線新媒體。

2.醫療健康類:醫療機構、知名醫生等開通的,普及健康知識的權威醫療新媒體。

3.科普基地類:廣州市內各級科普基地開設的新媒體,發布最新科普活動及基地動態。

4.高新企業類:廣州市內高新企業開設的新媒體,發布企業最新科技成果以及相關科普信息。

5.專家教授類:廣州市內高校教師、各領域專家等開設的科普自媒體,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天文、地理、生命科學等。

6.科普達人類: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評選的歷屆“廣東十大科普傳播達人”、廣州市內的行業科普傳播達人。

提倡科技傳播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鼓勵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與創新,廣州科技傳播聯盟期待你的加入,并與你一起,用科技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好!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方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