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日-4日,千年廟會“波羅誕”在廣州市黃埔區南海神廟舉行,第16屆廣州民俗文化節也重磅回歸。波羅誕即南海神誕,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是百姓為紀念南海神祝融生日而形成的民間廟會,展示了別具特色的嶺南民間信仰文化,表現出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201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醒獅獻瑞、仿古祭海、章丘詩會、五子朝王等多項民俗集聚精彩紛呈,波羅粽、波羅雞、龍舟龍頭制作、廣繡、廣州欖雕、通草畫等各類非遺薈萃目不暇接,盛會一派熱鬧。
然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作技藝傳承人里年長者居多,大多是單人、個體戶或小工作室的經營模式,營收情況往往跟節慶緊密掛鉤、波動較大,要非遺民俗永葆活力,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稅務局就針對區內非遺民俗相關行業的這些特點,積極踐行“一行一策”,宣傳、落實好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提檔精細服務,強化節慶前上門問計問需,為非遺民俗相關納稅人答疑解惑,讓便民春風助力非遺民俗涌現活力,助推非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稅務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波羅粽制作技藝傳承人陳玉彩講解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新舉措
“波羅粽在波羅誕、端午節等節日會賣得很好,我們的發票需求會因此比平時明顯增加,特別是今年波羅誕格外隆重,我預計準備制作4萬多個粽子。”黃埔區穗東街居民、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波羅粽制作技藝傳承人陳玉彩彩姐邊忙碌邊說,黃埔稅務干部為此專門前來了解情況,仔細解答了她關于發票方面的疑問,保證發票用量滿足需求,“他們教我怎么用手機掌上辦理發票業務,以前我習慣到稅務局面對面辦,現在手機簡單操作兩下就好了,方便很多。”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稅務局走進2023年“波羅誕”,送便民辦稅春風至萬家
“波羅粽里沒有菠蘿,跟其他粽不同,它是用芭蕉葉包的,蒸煮也很講技巧。1995年我嫁來黃埔后跟婆婆學了這門手藝,如今在傳統口味基礎上,又發展了一些大家喜歡的新口味。”看著貌似寶塔、在盆里堆成小山的波羅粽,彩姐很開心,希望能把手藝和這個傳統繼續傳承下去,還歡迎大家前來游覽打卡:“逛波羅誕,吃波羅粽,今后生活步步高。”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林琳 通訊員:童凡、黃夏敏、張淑鍵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童凡、蔡佳森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