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洋網訊 3月3日,《廣州市青年創新創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首場宣傳培訓會(青創孵化基地專場)在穗港澳青創中心舉行。
經市人大常委會和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條例》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條例》的落地實施,團市委將探索搭建“灣區青創碼”青年人才創業一站式線上服務平臺,打造青年人才創業就業統一信息平臺,平臺將集成各部門政策,根據人物畫像,通過數據智能匹配和推送,為青年人才精準獲取、兌現政策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務,賦能青年人才高質量發展。
在首場培訓會上,暨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碩士生導師蘇文卿為來自全市41家青創孵化基地和12家青創人才工作站的負責人進行專題培訓,從背景、內容、亮點及工作實踐等方面,對《條例》進行系統、全面的解讀,讓青創孵化基地和青創人才工作站負責人熟悉和掌握《條例》內容,不斷提供更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服務。
蘇文卿介紹,《條例》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在青年創新創業領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鮮明的特色。例如在孵化場地、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保障方面都作出了針對性規定,體現了小切口立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要求。
據介紹,《條例》共27條,從制度機制、創業資助、平臺建設、培訓交流、政策保障、配套服務等六大方面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切實針對青年創新創業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若干解決方案,有助于促進青年創新創業。
“青創孵化基地是青年創新創業的主陣地,《條例》中針對‘加強和支持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青年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建設’的內容與我們息息相關,學好《條例》,對我們做好青年創新創業服務有著重大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參會孵化基地代表表示。
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謝寶劍看來,青年創新創業促進工作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是一個牽涉全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各環節的“硬骨頭”。“廣州市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在全國率先推出該《條例》,直面青年發展問題,是廣州市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改革精神體現。這無疑是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一劑強心針。”
創新生態好,創新活力才足。主辦方介紹,接下來還將線上線下開展系列專項宣傳活動,不斷擴大《條例》知曉率。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譚云表示,為推動構建廣州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將繼續依托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升級打造青創人才工作站示范點,與全市青創人才工作站、孵化器、孵化基地和各村級工業園區聯合打造青創服務矩陣,結合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聚焦大學生、港澳青年、海歸青年及返鄉創業青年群體,推動優質資源要素集聚,把服務做細做深做實。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張姝泓 通訊員 穗團宣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