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老公通過一款聊天軟件認識了一位女性網友。在對方引誘下下載軟件開啟視頻裸聊,誰知幾分鐘后,對方把他裸聊的視頻和手機里的通訊錄發了過來,威脅我們給他轉錢。我老公害怕裸聊的事被其他人知道后顏面掃地,就往對方提供的銀行卡上總共轉了51萬多,但是對方還是不停跟他要錢,我們實在沒辦法了,就來報案了。”2021年4月21日,被害人莊先生家屬至公安機關報案,稱莊先生因網上裸聊被他人敲詐勒索數十萬元錢財。警方接到報案后,于當日進行立案偵查。
順藤摸瓜,牽出“賺錢”路徑
(相關資料圖)
經偵查發現,在莊先生被敲詐的錢款中,有幾筆轉到了一個叫張某的人的銀行卡上。公安機關順藤摸瓜,調取了張某的銀行賬號信息、交易流水以及銀行ATM機監控錄像。經比對發現,案發時間段內在ATM機上取現金的男子正是銀行卡卡主張某。因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機關在外省將其抓獲。
據張某到案后交代,一個月前好友彭某通過微信聯系上他,稱自己跟著初中同學李某“跑分”,只要拿著自己銀行卡幫別人收錢再轉賬就能得到0.7%-0.8%的酬勞,張某心動了。
第二天一早,張某帶著銀行卡、身份證和手機,跟彭某來到約定酒店和李某見面,在對方的要求下,張某加入了“申海”微信群。張某把自己名下9張銀行卡卡號提供給群主申某,很快就有錢陸續到賬,張某便按申某的指示,先迅速轉移至微信或支付寶賬戶內,再按要求轉至指定賬戶。通過這種形式,不到半個月時間,張某總共即獲利2萬元左右。
順線追擊,摧毀“跑分”團隊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最終查出申某因疫情失業偷渡至緬甸后,伙同裸聊敲詐、詐騙犯罪團伙,通過網絡從國內招募李某等10人加入“申海”微信群,專門從事“跑分”業務,即提供銀行卡用于接收敲詐勒索或詐騙款項并幫助轉移資金。僅僅1個月的時間,申某、李某等人為境外裸聊敲詐勒索及詐騙犯罪團伙洗錢數額超146萬元,他們也由此賺得盆滿缽滿,僅李某個人就非法獲利近5萬元。
經天寧區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李某等9人提起公訴,以涉嫌敲詐勒索、詐騙犯罪對申某提起公訴。申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罰金六萬三千元。李某等9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罰金五萬元至一萬元不等。
檢察官在此提醒,在網上社交活動中,遇到陌生女子主動添加好友或邀約時,首先要提高警惕,潔身自愛,以免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其次不要輕易相信并接受對方的“激情”邀請,不要輕易安裝陌生人發來的APP鏈接。與此同時,在“跑分”洗錢行為中,無論是組織的、參與的還是幫忙的都要承擔法律責任。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要輕易被網絡上的高額收益所誘惑,更不要隨意出租出借出售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電話卡及微信、支付寶等賬號,別因所謂“無本之利”成為網絡違法犯罪集團替罪羊。
通訊員 朱靜琳 朱輝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盛媛媛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