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河湖丨紫荊河:一渠清水利千秋|即時

2023-02-22 08:48:59    來源:湘潭在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紫荊河,又名向東渠,古名金沙亭,為湘江一級支流,發源于湘潭縣譚家山鎮紅星村石塘組,于易俗河鎮金霞村桂花塘注入湘江,流域面積271平方公里,河道全長30公里。

紫荊河主要支流為飛龍支渠、竹山支渠,其中飛龍支渠發源于湘潭縣易俗河鎮合龍村,于易俗河鎮洪塘村匯入紫荊河,全長10.2公里;竹山支渠發源于譚家山鎮,后流入株洲市境內,再于湘潭縣易俗河鎮茅亭村進入湘潭縣境內,于易俗河鎮高橋村匯入紫荊河,境內長8.3公里。

紫荊河易俗河鎮境域內河流長度為15.46公里,流經梅林橋、谷洪、高橋、麥子石、安聯、水竹、八角、赤湖、金霞等9個村。自2011年起,紫荊河治理項目共投入建設資金4810萬元,按十年一遇標準,對紫荊河進行河道疏挖、河堤培厚加固、閘門整修、堤坡綠化等方面治理。

自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易俗河鎮圍繞“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目標,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繼續開展了安聯段至高橋段的6公里的河堤加固美化工作,投入建設資金近4000萬元,采取岸坡護砌、種植花草、美化兩岸景觀帶的方式實現堤固、景美的目標。該河段2018年12月被授予“湖南省美麗河湖”。

紫荊河譚家山鎮段全長15公里,起點在紅星村石塘組,止點在高豐村螺頭組。譚家山鎮樣板河紫荊河的建設工作通過整合項目建設資金,對樣板河進行河道疏挖、河堤培厚加固、閘門整修、危橋護欄及堤面道路整修、河流“清四亂”等方面治理,并通過岸坡護砌,種植花草美化兩岸景觀帶的方式實現景美的目標,在沿線豎立禁止非法捕魚公示牌、禁止亂倒垃圾公示牌,設立鎮、村級河長公示牌,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建立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河道管護。通過控制源截污、產業結構升級、企業達標排放、畜禽養殖等措施,開展綜合治理,建立長效保潔機制,打造出了“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 的紫荊河。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