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在“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線帶來了題為“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講座。
此次活動由中山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主辦。鐘南山院士總結了兩年多來抗疫取得的成就,并系統分析了全國范圍第二波奧密克戎疫情的特點,介紹奧密克戎的生物學特征、致病性,并為青年學子在大學校園內如何加強個人防護提出了建議。
(相關資料圖)
新冠病死率和季節性流感差不多
“我們國家在抗疫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講座上,鐘南山院士列舉了抗疫近3年來,世界上不同國家采取的不同防控策略。他指出,在2021年WHO發布的報告中,我國采取的“強力防控”策略,被列為最佳選項。
鐘南山說,疫情發生至今,中國經歷了兩波疫情沖擊。第一次是武漢疫情,第二次則是奧密克戎出現后。中國的防疫策略也經歷過調整,武漢疫情期間采取了阻擊戰,后來則采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策略。由于中國采取了正確的防疫策略,因此我國的感染人數和死亡率都遠遠低于許多西方國家。尤其是眾多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得到了保護。鐘南山表示,正確的防疫策略還為中國贏得了疫苗研發的時間。
奧密克戎出現后,新冠病毒的演變速度明顯增加,隨著時間推移,傳播能力也不斷增強,但其致病力明顯降低,主要感染上氣道。與此同時,從全國趨勢來看,無癥狀占感染人數的比例顯著上升,已經接近90%,說明其毒性已經越來越低。
鐘南山說,從真實世界來看,今年9月至12月11日的數據顯示,廣州、北京、重慶、鄭州幾座城市的新冠病死率大約是0.1%,和季節性流感差不多。
他還比較了人呼吸系統感染SARS、MERS、新冠病毒等冠狀病毒的情況,并指出,自從奧密克戎出現后,新冠病毒感染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輕癥感染。他認為,新冠奧密克戎感染并不可怕。得一次奧密克戎,實際上就像打了一針疫苗,可以得到自然的免疫,預防二次感染。因此,新冠肺炎可以改叫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新冠病毒“北強南弱”?沒有明顯差異
針對最近社會上流行的新冠病毒“北強南弱”說法,鐘南山說,廣州、重慶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BF.7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他進一步解釋,如今,病毒潛伏期進一步縮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現傳染性;大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沒有明顯的表現,即無癥狀感染者;部分人出現咽干、咽痛、干咳、頭痛、發熱等癥狀,即為輕型患者。無論是北京還是廣州,都有人出現這樣的癥狀。“什么地方毒株比較弱,什么地方比較強,恐怕沒有根據,只是從個例里發現有這樣的情況。”
對于大眾關注的新冠“后遺癥”問題,鐘南山指出,和德爾塔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引發新冠后遺癥風險顯著降低,奧密克戎感染病例僅4.5%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德爾塔毒株感染病例約為10.8%存在后遺癥。
他引用蘇格蘭一項針對新冠感染的大型隊列研究指出,無癥狀感染者出現后遺癥的風險和未感染者沒有明顯區別。而且,在感染前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嗅覺障礙、味覺障礙、聽力障礙、焦慮不安等后遺癥的風險明顯下降,都下降了約30%-40%。“實際上也不是嚴格的后遺癥,嚴格的后遺癥是一輩子的,但現在時間太短,很多癥狀會慢慢緩解,緩解以后不見得就叫后遺癥。”
青年人感染后建議先居家隔離
釋放發熱門診給老年患者
講座上,鐘南山給出加強個人防護的8條建議:加強防護(戴口罩、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等);不應為感染而害怕;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檢測;若持續發熱一定要去醫院;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囤藥沒有太大必要;“老藥新用”要經嚴格試驗。
鐘南山特別提到,接下來疫苗接種非常關鍵,他強烈呼吁加速疫苗尤其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重點加強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種,加強醫務人員疫苗保護。他提到,用同種疫苗繼續加免,預防感染效果不會增強,但預防重癥的效果仍存在。用異種免疫加免,效果明顯提高。
青年人如何應對新冠?鐘南山說,青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癥率非常低,如果感染后建議居家隔離,把更多的發熱門診和急診資源釋放給更加需要的老年患者。如果自我監測后出現了可疑的癥狀,仍然需要及時就近就診。在疫情高峰期,與老人同住者也應當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自覺減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避免感染。
鐘南山說,學校是人員密集的重點場所,“新十條”進一步優化了學校疫情防控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師生健康,最大程度維護正常教學秩序。沒有疫情的學校開展正常線下教學,有疫情的學校精準劃定風險區域。
早晚都要“陽”不如早點“陽”?鐘南山:不可取!
“早也要陽,晚也是陽,不如干脆早點陽”,對于這種說法,鐘南山特別提醒,當前的防控重心應從防控感染轉移至防控重癥,這并不意味著預防感染就不用做了,預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國人口基數大,要慎防短期內大規模感染,影響正常社會秩序或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明年初,一個非常開放的、陽光的、樂觀的、很有生氣的社會和國家新面貌,一定會實現。”鐘南山院士說。
在與講座現場的學生互動時,鐘南山表示,感染并不可怕,我們并不是主動地“變陽”,如今奧密克戎傳播力那么強,大概率可能會感染,這是自然規律,但感染的時間拖得越晚,出現典型難受癥狀的機會就會越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霞虹 王婧 通訊員吳立堅
圖來源于講座截屏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