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李淑華的工作電話幾乎沒斷過。作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下稱“廣州市婦兒中心”)兒內科門診和發熱門診主任,因前來就診的發熱患兒明顯增多,她忙得不可開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13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廣州三家醫院發現,當前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量增勢明顯,但并未達到往日的最高峰。其中,不少就診患者是為了做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開假條或者購買感冒藥。專家呼吁,沒有基礎病的年輕人可居家觀察治療,將有限的發熱門診資源留給重癥老人、孕產婦和小孩。
醫院做足預案應對門診量高峰
李莉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急診科主任,這幾天結束工作后,往往已將近下午三時,連午飯都來不及吃。
她說,門診量攀升是從12月8日開始的,當天門診量從原來100多人次上升至300多人次,預計在15號左右門診量將到達峰值。
廣州市第十二醫院發熱門診接診量也有明顯攀升。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臨時負責人藍芬介紹,該院13日發熱門診的就診量比一兩周前翻了三倍。
在廣州市婦兒中心,每天門診量從400人次增長到1000人次,僅用了三天時間。李淑華說,上周末兩天,兒內科發熱門診的就診量明顯增長,但遠沒有達到今年夏天流感高峰期的就診量。今年6月22日,廣州市婦兒中心內科普通發熱門診就診量達到最高峰的2573人次。
盡管預計廣州的門急診量高峰還沒有到來,但各家醫院已做足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首先是擴容發熱門診。記者獲悉,目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有4個發熱診室,如果就診量持續上升,就啟用2個新的發熱診室。而廣州市婦幼珠江新城院區發熱門診也將增加6個診室。
其次是增加人手。李淑華說,根據醫院預案,如果發熱門診接診人次超過了1500,就會啟動一級預警,抽調更多內科醫生“三班倒”到發熱門診上崗,同時讓行政人員當志愿者,支援分診、引導患者,盡量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
藍芬介紹,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已準備投入3倍人力到發熱門診,確保24小時不停診,而且還儲備足夠藥品,確保讓患者有藥可用。
發熱門診患者按抗原結果分區診治
發熱門診的陽性率較高,如何盡量縮短患者等待時間,減少在發熱門診的交叉感染?12月13日,廣州市發布最新就醫指引,抗原陽性且病情穩定的發熱患者不需進行核酸檢測。
其實,這一措施兩天前就已開始在廣州的各家醫院落地。李淑華介紹,進入該院發熱門診后,家長需到抗原檢測處拿取試劑到戶外空曠處進行快速篩查,5—10分鐘后將結果反饋給工作人員。若是陽性,則需乘坐電梯上二樓就診,抗原陰性則在一樓候診。
李淑華說,核酸檢測最快要2—3小時才有結果,抗原僅需10分鐘,大大縮短了患者等候時間,而且按照抗原結果進行分區診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對于抗原陽性患者,如果不需要住院,就不用測核酸,直接回家居家照護;如果需要住院,就做核酸來確診。”李淑華說,目前只有住院或者進一步診療的患者,才會根據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小孩精神狀況不好也需要來醫院看
在走訪了多家醫院后,記者了解到,發熱門診里,并非全部都是急需的患者:有的人是為了向單位請假,來發熱門診開具病假條;有的人只是來做一個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有的人是為了買感冒藥和退燒藥。
對此,李莉呼吁,一些沒有基礎疾病的年輕人無需恐慌,若是有發燒癥狀,可先自行服藥然后觀察72小時,若癥狀得不到緩解,再來醫院就診。
“這樣做是要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重癥患者,比如一些腫瘤放化療患者或者是長期服用免疫制劑的人,他們一旦發燒,就可能有生命危險。”她說。
3歲以下的嬰幼兒也是需要及時就醫的群體。李淑華說,3歲以下的嬰幼兒沒有接種疫苗,缺乏相應的免疫保護力。“目前雖然有些患兒還沒有達到重癥標準,但由于發生了熱性驚厥,所以要安排醫護人員加強看護。如果孩子抽搐了,很多家長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的。”
李淑華建議,年齡小和有基礎病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還是要盡量到醫院就診,讓醫生看一看,評估一下是否有重癥的傾向。對于年齡稍大的兒童,家長需重點觀察兩點:如果孩子反復發熱、超過三天沒有退燒,就要來醫院;如果小孩精神狀況不好,也需要來醫院看。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