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后,流調工作、疫情監測有哪些新變化?對于普通市民而言,下一步重點要做好什么?市民日常出門需要佩戴N95口罩嗎?自測抗原陽性了應該怎么辦?就這些問題,12月4日,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采訪了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個人簡介:
張周斌,公共衛生碩士(MPH),疾病控制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廣州市醫學重點人才、廣州市醫學重點學科-傳染病快速檢測與預警實驗室學科帶頭人,現任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
全國疾控宣傳服務平臺培訓講師、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疫苗頻道顧問、中華流行病學雜志通訊編委、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廣州市第三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家、第五屆廣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傳染病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免疫規劃與預防接種以及新疆公共衛生問題研究。
1.優化調整舉措后,現在的密接判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如果感染人數增加,流調能力是否跟得上?如何做到精準防控?
張周斌: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我們對于流調相應工作也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包括密接甄別,以前密接甄別范圍相對大一些,之前還有一些時空伴隨的密接,經過優化之后,我們更聚焦于感染風險更大的一類密接,即“三同”人員:同吃同住同工,一起吃、一起住、同一個辦公室工作。這些情況下大家接觸時間長,防護效果和外出時有一些差別,因此感染風險更高。所以我們優先甄別這三類密接,希望在疫情防控和保障市民日常生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感染者人數增加,我們流調也在調整策略,我們更加聚焦八大類重點場所,比如學校、養老機構、母嬰照護服務機構等容易成為疫情放大器場所的處置工作,做到分級分類統籌兼顧。
2.大規模核酸取消后,流調工作壓力增大,如何做到精準防控?
張周斌:對疾控部門來說,應對病毒傳播還是要回到傳染病的監測預警上來,對傳染病防控最主動、重要的是監測預警,還是要守住第一道防線和底線,突出哨點監測作用。現在一般人群大規模核酸檢測不做了,但是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還是有相應核酸檢測要求的。發生本土疫情,對一定范圍內人員也是有一定核酸檢測頻次要求,實際上是要把關口前移,更早地發現感染者,以便早發現早處置。
3.11月30日解除臨時管控區后,廣州各區疫情傳播指數有何變化?優化疫情管控措施后人員流動加快,從流調來看新增感染者有無出現新的特點?
張周斌:現在大部分的區Rt在1.0~1.1左右,個別區在二點幾,和之前公布的沒有太大變化。現在我們更加聚焦于疫情有一起處置一起。Rt值變化反映疫情傳播速度,關聯到感染者人數,這還需要看之前底數。有的區前期感染者底數較大,雖然Rt低了,還是有比較多新增感染者出現。有的區前期感染者底數小,雖然Rt值較高,但是不會有太多新增感染者。無論哪種情況,都是要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做到快速處置、快速封控、快速解隔。
4.不再開展大規模核酸篩查后,疾控部門如何應對社會面的隱匿傳播鏈?目標和策略有沒有變化?
張周斌:隱匿要發現必須通過監測手段。對于外防輸入來說,從外地回到廣州,來(返)穗要按照第九版提到的及時開展落地檢。目前全國疫情嚴峻,外地回到廣州要進行三天三檢,期間不聚集、不聚餐。
對于本地來說,我們聚焦重點場所重點崗位重點人群,因為通常輸入性病例突破的是往往都是這些場所、崗位,聚焦這些環節可以早發現早處置。
另外,發熱門診起到很好的兜底作用。發熱門診會對發熱病人第一時間開展核酸檢測。
5.對于普通市民而言,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事項在于哪些方面?
張周斌: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更多要突出居民是自己健康責任人的理念,更多是要記住個人防護三件寶:“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
很多人說是不是可以摘口罩了?實際上,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物理手段,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是需要佩戴的。因為除了新冠,我們還有季節性流感、水痘、麻疹等傳統的呼吸道傳染病需要預防。戴口罩不僅僅防新冠,還可以防其他傳染病。
新冠病毒間接接觸、傳播主要通過是被污染、不干凈的手,比如手被污染了,沒有清潔就揉眼睛搓鼻子擦嘴巴,而且這是重要的途徑。所以洗手是我們接下來要非常強調的個人衛生習慣。
第三就是打疫苗。廣州成年人群體疫苗接種率較高,但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率相對比較低,需要我們更加努力。從整體數據看,疫苗預防重癥、死亡的效力還是很好的。所以特別是60歲以上老年人,在加強前兩項物理措施的基礎上,還是要加強疫苗接種的重要性。80歲以上群體比60~80歲群體,更需要強調疫苗的重要性。
6.市民日常出門需要佩戴N95口罩嗎?
張周斌:普通市民出門不需要佩戴N95口罩,只需要一般的醫用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有一些例外的情況,比如有發熱的癥狀,需要到醫院就診時,從個人防護和對別人的保護來說,是需要佩戴N95口罩的;以及一些高風險崗位和環境也需要佩戴N95口罩。對于普通居民,常規出行不需要戴N95口罩。
7.目前很多市民為家里準備抗原自測,請問市民如果在家里自測陽性后,應該如何反饋和處理?有什么建議?
張周斌:如果市民自己準備抗原試劑,一旦檢查出可疑陽性,無需恐慌擔心,應該及時向社區服務中心報備,社區服務中心會按照相應指引通知疾控中心進行后續處置。
市民自測陽性后,同住人員也需要一起待在家里。因為如果他真的是陽性,同住人員就是“三同”中的同住人員,需要集中隔離,符合居家條件的,允許居家隔離。
對自測陽性人員來說,如果是有家人同住的,此時要立刻和其他同住人保持距離,待在獨立的房間,有獨立衛生間就用獨立衛生間,等待疾控人員后續跟進。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梁超儀、何雪華、吳婉虹、任珊珊
海報:陳雅詩
熱門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