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準暖!看海珠核心區最美逆行者硬核抗疫

2022-11-25 09:48:40    來源:大洋網    

“請問您家中是否有老人、孕婦、7歲以下孩童以及患病者?”支援海珠高風險地區的志愿者變身暖男“擺渡人”助力轉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化身物資“搬運工”、藥品“投遞員”奔走在大街小巷中,電話接連不斷,幾乎一分鐘接一個電話......

康鷺片區是當前海珠區疫情防控核心區之一,廣州市國資委康鷺片區國企抗疫前線指揮部于11月9日完成組建,并迅速投入支援康鷺片區疫情防控工作,8家市屬國企成立以集團領導為組長的突擊隊,11月10日上午全面接管C片區9個網格疫情防控工作,牽頭包干負責管控和服務。在核心區支援的日日夜夜,一張張堅毅的面龐、一聲聲奮進的話語、一幅幅溫馨的畫面,共同構成了一張感人的廣州國企人戰“疫”畫卷。由于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居民的贊許,收獲了多封感謝信。據統計,截至11月23日,廣州國資國企系統派出支援人員超過2600人,全力以赴,為推動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殲滅戰提供堅實支撐。


【資料圖】

為居民轉運提速

志愿者變身暖男“擺渡人”

“小孩要吃奶,你們能幫幫我們嗎?”11月18日晚,海珠區康鷺片區16網格內,在有序等待轉運車輛的居民中,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哭鬧著的嬰兒,著急地找到志愿者詢問道。

“請來這邊坐下。”正在執勤的安保組組員梁爾希,是來自廣州工控的志愿者。他馬上與隊友將這對夫婦帶到一邊隱蔽處,搬來凳子讓年輕的母親安靜哺乳,沒有熱水沖泡奶粉,志愿者們又聯系起了指揮部,請求指揮部派人將熱水送過來……

當前,快檢快篩、快轉快隔,成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的重要手段。廣州工控志愿者們在康鷺片區16網格積極協助開展高風險區居民轉運工作。他們主動溝通群眾轉運需求,對特殊群體實行特殊照顧,對群眾提出的特殊要求盡量滿足,推動轉運工作高效進行。

“請準備好7天的個人用品,今晚將有專人上門引導您下樓排隊上車。”“請問您家中是否有老人、孕婦、7歲以下孩童以及患病者?”……收到指揮部發來的待轉運名單,身處16網格一線指揮部的馮錫金便開始了前期聯系工作。“聯系電話分為幾個步驟,不僅要確認居民的個人信息,詢問健康碼情況,還有了解其家人是否有孕婦、80歲以上老人、7歲以下小孩等特殊人員。”馮錫金介紹說:“如果是特殊人員,我們都會有專車上門接送。”

“我今天要自己一個人去隔離,可以幫我帶點腸胃藥嗎?”居民朱女士向志愿者周鵬詢問。周鵬立即向指揮部申請了朱女士所需的藥物。想到需要腸胃藥或許是腸胃不舒服,細心的周鵬又把自己的工作餐以及八寶粥、小面包、酒精噴霧等物資一起帶給朱女士。“我們希望能最大限度為居民提供方便。”周鵬說,他后續了解到,朱女士已經順利入住方艙醫院并得到妥善照顧,自己也就放心了。

據介紹,助轉運工作從前期準備到后期清場,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小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防護準備又要做得極其細致。但是,這并未阻擋志愿者們的腳步。

“我們馬上來!”11月18日晚上11點多,志愿者吳磊帶隊的小組忙完其他防疫工作準備收工時,聽聞當晚的轉運工作需要更多人手,他毫不猶豫就叫上幾位隊友把空缺的位置給填上了。同組的聶漁也想去,換個衣服的功夫人手已經夠了。“夜晚出任務,往往就要通宵才能收工。我們現在就是越是辛苦,越要相互補位、互相支持。”聶漁感慨:“越是齊心干活越是快,希望能早日戰勝疫情。”

“一路平安,照顧好自己!”等全部轉運人員上車后,志愿者們才松一口氣,在大巴車發動時,與居民揮手告別。

急群眾所需

志愿者化身物資“搬運工”電話接不停

在海珠區康樂村第三網格,珠江城市服務海珠抗疫志愿隊的錢忠旺是應急組成員,他化身物資“搬運工”“投遞員”奔走在海珠區康樂西片區的大街小巷中,電話接連不斷……

11月15日以來,錢忠旺不僅忙碌著應急組的工作,有空的時候他還開起了小電車,主動承擔起為居民派送快遞和物資的任務。“我的手機24小時待命,基本每分鐘一個電話,每分鐘都不敢懈怠,萬一居民有急事聯系不上我,不就耽誤了。”

在一次配送藥品任務中,錢忠旺遇到了家住海珠區康樂村的獨居老人陳女士向他求助,由于陳女士無法像日常到菜市場買東西,又不擅網上購物,于是向錢忠旺咨詢如何上網采購食品,錢忠旺見她因不擅使用手機購物而焦急,于是互加了微信并熱情地叮囑陳女士:“您不用擔心,需要買什么隨時跟我說,我采購完就給您送過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錢忠旺幫陳女士派送了幾次物資,陳女士很感動,發信息感謝他,稱“困境之中遇到貴人”。

“來自居民的每一句‘感謝’與‘辛苦了’都讓我心里倍受鼓舞,疲憊感頓時消失一半,也堅定了我咬緊牙關奮戰到底的信心。”錢忠旺說。

據了解,支援海珠區康樂村以來,錢忠旺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堅守在崗位上,每天累計睡眠時間不到3小時。現在,他儼然一個“道路通”,需要上門服務時已是熟門熟路,對個別情況特殊的家庭戶更是記在心上。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有時派發物資要來來回回數不清地跑上跑下,奔走暗巷間的他從不喊累喊苦,偶爾還跟同事調侃自己“等疫情結束,我估計能把這一塊腹肌練成八塊”。

在康鷺片區的第7網格,廣州水投集團突擊隊也不斷解決著居民群眾的各種問題。

“封控還有多少天結束?”“我離開廣州回老家,當地愿意接收嗎?”“我倉庫里還有庫存貨物急需處置怎么辦?”“能幫我找一盤蚊香嗎?這兩天怎么這么熱,蚊子好多!”……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廣州水投集團突擊隊小組長歐陽智興都逐一做好登記,在權限范圍內一遍又一遍地做著耐心解釋、并盡量解決群眾們的各種需求。歐陽智興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付出的同時也在收獲。耐心勸導,多為租戶傳遞正能量,用真心、用服務能打動人,打動人就能化解對立情緒,很多問題就有了解決空間。

雙向奔赴的愛

一封封來自康樂村居民寫給“大白”的感謝信

錢忠旺、歐陽智興只是眾多志愿者中細致做好群眾服務保障的一個縮影。在康鷺片區,眾多志愿者的無私付出,也讓他們收獲了滿滿的愛。

“感謝前來支援的‘大白’天使們,讓我們12號的全體居民感受到你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11月24日上午,支援海珠高風險康樂村第一網格9組的志愿者陳傳城接連收到了居民寫的感謝信。其中一封是來自海珠區康樂西約北小區12號全棟居民的手寫感謝信,信中一句句樸實的話語流露出居民對“大白”們辛勤付出的衷心贊許,同時這溫暖著“大白”們的心房,也感動著每一位為抗疫付出努力的廣州國企人。

當看到感謝信時,志愿者陳傳城表示,這都是自己和團隊應該做的,大家都很辛苦,希望能盡力幫到居民們,沒想到能夠獲得居民如此的感謝與肯定。

作為越秀集團鯤鵬突擊隊的志愿者陳傳城于11月10日進入海珠康樂村,支援至今,主要負責物資發放、協助核酸和抗原檢測、信息登記通知以及后期人員轉運等工作。他表示,“進入這里,我們發現居民訴求很多,所以我們立馬開始摸查工作,了解負責片區居民的信息,尤其是有沒有孕婦等特殊群體。摸準信息之后,我們盡可能想辦法去幫助群眾解決他們的需求。只有把工作做實做細,才能真真切切幫助到他們。”

截至目前,越秀集團收到了多名來自海珠康樂村居民的感謝信,除了字跡工整、信面整潔的手寫感謝信外,還有居民通過微信發來的感謝信,更有用心的居民從越秀集團下屬公司的官網找到聯系方式,并將寫下的感謝信發送至志愿者何仁公司的郵箱。

一封封感謝信,傳遞相互的信任,紙短情長,暖意濃濃,記錄著每一個逆行身影,述說著每一段抗疫故事,也表達了居民們發自肺腑的感謝!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林曉麗 張露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