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進
大洋網訊 近日,2022級“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26名脫貧家庭學生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鳳凰廣場集中,啟程前往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開啟為期3年的學習之旅。這也是該縣第五批民族技工班學子前往廣州學習,五年累計輸送學生185名,其中2018級、2019級共84名學生已順利畢業,大多數選擇在深圳、東莞等地的企業就業。
據了解,這些三都學子前往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學習電子商務專業,3年期間學費、雜費、住宿費全免,每個月還補助1000元生活費。而在廣州學習了技術技能之后,也有一些學子選擇畢業回到家鄉,利用電商平臺銷售家鄉農特產,幫鄉親提高收入。
【資料圖】
“如果沒有去廣州讀書,我可能還在汽修廠上班。”今年23歲的王應進的家鄉在三都縣都江鎮,他父母都外出務工,在前往廣州黃埔讀書前,他剛中職畢業,在一家汽修廠打工。
他告訴記者,他畢業后當了三個月的學徒,剛好聽到“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開班,自己就報名參加了。“我學的是電商專業。”王應進回憶,2019年,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班的學生開展了為期四個月左右的實踐,就是通過電商平臺賣家鄉的水晶葡萄。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一個多月的銷售,王應進最終賣出了9萬多元的三都農特產品。“也是從那時開始,我有了回家鄉創業的念頭。”
于是在2021年7月畢業后,王應進和同班同學一起湊了10萬元的啟動資金,開始創業。
去年一年時間,通過東西部協作的幫助,他的公司光是食用菌一項的營收額就達到了130多萬元,凈收入也有10萬元。“我們銷售的主要目的地是珠三角地區,通過物流也能夠在當天或隔天到。”
“我是高中畢業時去上的技工班。”潘曉優是王應進的創業伙伴之一,也是他在“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同學。
潘曉優介紹,自己家在大山里,2019年被老師帶著做了水晶葡萄項目之后,他們三個同學就經常在一起討論創業。剛好三人又同在黃埔幫扶館進行實習,才最后敲定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其實當時也有想過直接畢業之后在廣東打工,但是我知道家鄉父老的辛苦,就希望能夠幫他們將家鄉的好東西都銷售出去。”潘曉優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在家務農的鄉親們能夠有更多的收入,也讓當地學子們以后上學不會再面臨資金的壓力。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武威、李波、王文宇、曹騰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