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回收箱提升了舊衣服的利用率。(@視覺中國)
大洋網訊 曾經,慈善捐贈和垃圾焚燒是處理舊衣服的兩種主要方式。而今,隨著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國內舊衣捐贈數量有所減少。
今年,民政部發布《關于禁止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以慈善名義開展廢舊衣物回收的提示》,強調只有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慈善組織如發現冒用本組織名義的,要及時發布公告澄清事實并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近期,浙江等省份民政部門進一步落實規定并出臺細則,引導慈善機構向舊衣回收企業或服裝廠募捐舊衣或者尾貨。
(相關資料圖)
記者調查發現,而今不少慈善組織募捐衣物的方式正悄然發生改變,以往樂于捐贈舊衣的市民,如今也更樂于將舊衣服放到舊衣回收箱進行再生利用。
市民帶著家里的舊衣物到社區的舊衣回收箱投放。
市民:
脫貧后捐贈舊衣服不多了
7年前,廣州市民謝女士曾打電話給記者詢問舊衣捐贈的渠道,當時記者向她提供了成都某公益組織的聯系方式后,她通過郵寄的方式向四川寄了幾十斤舊衣服,“當時我拖了一個大大的蛇皮袋,走了好幾百米到郵局寄過去的。”
而今,謝女士再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已經很久沒進行舊衣捐贈了。她表示:“首先現在全國都脫貧了,舊衣服的需求確實少了。另外我年紀也大了,現在讓我再拖著幾十斤重的衣服去郵局寄,我已經沒這個力氣,況且現在小區里都有舊衣回收箱,衣物可以回收再利用,我覺得這樣處理我自己的舊衣服更加方便。”
謝女士認為,寄舊衣服只是行善的一種,而今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行善方式也可以更多元化。
記者在調查時了解到,公眾把閑置舊衣定點捐贈后,一些慈善機構并不是直接將舊衣寄往欠發達地區,而是會由舊衣回收平臺進行專業拆解、再生利用后形成專款,再用專款直接購置新衣服。
慈善機構:
多做定向募捐 社區里設回收箱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年,一部分廣州慈善組織的舊衣募捐也有了變化。
廣州市增城區愛心公社社區志愿中心成立于2006年,2013年在增城區民政局登記注冊,該慈善機構主要由增城鳳凰城社區的居民當義工組成,平時也會做舊衣募捐。愛心公社環保項目負責人陳菊芬向記者介紹:“我們很早以前就在鳳凰城社區回收一些二手物品進行捐贈,主要包括秋冬衣物和學習用品,發往欠發達地區或受災地區。”
陳小姐坦言,此前他們做舊衣回收時確實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是倉儲能力不足,同時也沒有專業設備對這些舊衣物進行清洗、消毒;而整理這些舊衣也缺少人手和經驗,原因是愛心公社的義工也并非專業人士。另外,在舊衣分揀中他們發現,廣州市民穿的主要是夏天的衣服款式,這些衣服的防寒保暖性能普遍不太適合發去寒冷地區。
此外,運輸成本也是讓慈善機構頭痛的問題,陳小姐表示:“以往我們送去的都是一些偏遠地區,有些地方物流難以到達,成本很高;后來,我們找了一些當地的義工或慈善組織合作,先將舊衣服發到交通比較便利的鄉鎮,他們收到后再派發到下面的鄉村。”
而今,舊衣捐贈更多采用定向的方式,陳小姐介紹:“我們現在做舊衣募捐更加定向。前兩年我們與某地義工組織合作,他們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就定向做募捐。向周邊的居民、學校發出倡議,讓他們把家里的衣物挑好、清洗后送過來,我們再打包寄過去。”
陳小姐還介紹,從2015年開始,愛心公社得到廣州市福利彩票基金的支持,在鳳凰城社區打造環保示范站,做環保教育基地;2016年,他們還發起“垃圾分類舊衣先行”的計劃。“我們現在與一個有資質的專業紡織物回收公司合作,在社區里設立了舊衣回收箱,專門回收包括舊衣在內的被子、包包、鞋子等紡織類物品,該公司回收后會先將紡織物從其他物品中分離出來,促進其循環利用,也以此促進垃圾分類推廣。目前在鳳凰城社區設有29個回收箱,通過專業機構去處理,他們有回收、倉儲和分揀中心,做得更專業,對比我們過去大大提升了回收力。”
回收機構:
舊衣捐贈目前占總量不到5%
“早些年,捐贈可能是舊衣再利用的主要渠道,一些欠發達地區對舊衣服還是有需求量的,有一些愛心人士會做捐贈;但如今,國內對舊衣捐贈的需求量越來越少。按不完全測算,目前舊衣中用于捐贈的量少于5%。”穗回收運營中心經理譚棣華告訴記者,根據廣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相關文件,穗回收平臺的主要工作是完善線下回收網點,實現線上交接與線下回收有機結合,居民通過網絡下單,平臺工作人員可以上門回收衣物;同時,平臺還在全市小區布置了1200余個舊衣回收箱供市民丟棄舊衣。據統計,該平臺每年在廣州回收的舊衣可達1000余噸。
“目前穗回收平臺的量并不是最大的,行業內占比更多的是一些民營企業,按行業測算,廣州每年的舊衣回收量超過1萬噸。”譚經理告訴記者。
談到舊衣捐贈,他表示:“平臺有一些長期合作的地區和慈善機構,只要他們一說,我們就會提早進行舊衣分揀,百分百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由于目前捐贈的需求已變得相當少,所以很容易滿足。”
廣州一家服裝企業的總經理張德華告訴記者,他們有時也會向一些公益機構捐贈一些尾貨,“主要是為了騰出庫存,我們每年要清掉一兩千件貨,這些尾貨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畢竟是新的,沒被人穿過。”
張經理告訴記者,服裝企業產生尾貨是無法避免的,主要原因是服裝企業產品更新換代,主推新款,老款便會產生庫存。此外,客戶棄單、服裝企業倒閉、轉業等情況都有可能產生尾貨。“以往,低價銷售是處理尾貨的主要渠道,現在公益捐贈也成為了一種方式。當然,作為企業,我們還是希望能盡可能盤活資金,所以捐贈很難成為處理尾貨主要的方式。”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除署名外)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