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時:秋季干燥易便秘,食療緩解方法請收好!

2022-09-14 15:45:44    來源:大洋網    

秋天被認為是“收斂的季節”,中秋之后氣候稍涼,天氣也比較干燥,燥易傷津,讓人有種口干、皮膚干的感覺,腸道也會因燥氣損傷而變得干澀,容易引發便秘,很多原本就有便秘的人,可能會因秋燥而使得便秘加重。長期便秘,可伴隨腹脹、口臭、食欲不振等不適,滯留在腸道的代謝廢物沒有及時清除,也可給人體帶來更多潛在的健康隱患。如何避免秋季便秘的困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潘明沃來支招。

多喝水,日常飲食不宜太過精細

潘明沃指出,首先平時注意多喝水,日常飲食不宜太過于精細,適當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吃一些粗糧、雜糧,少吃油膩、煎炸類的食物,這個季節在飲食上推薦多吃一些養陰潤燥又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梨、蘋果、石榴、西梅、蓮藕等,生津潤燥的同時,膳食纖維又可以軟化大便,促進腸道蠕動,使得大便更加通暢。


(資料圖)

另外,適當的運動。散步、慢跑等運動,都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有效地幫助排出宿便,達到緩解便秘的作用。

便秘原因不同食療方法有別

潘明沃表示,針對不同原因的便秘,推薦不同的食療,當然,食療最好能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1.第一種是心肝火旺引起便秘,這種大便就像羊糞一樣,又干又硬,難以排出,是因腸道里燥熱津枯所致。

推薦食療:茅根桑葉湯方

茅根、桑葉、玉竹、蓮子各10克煮水,不僅可以養陰潤燥,同時也可以清瀉心火,緩解這種便秘。

2.第二種是脾虛引起的便秘,由于脾虛,脾胃虛弱無法推動大便向前行,大便長時間停留在直腸內,水分過分吸收,進而引起大便出現頭硬尾軟,這是脾虛引起的便秘。

推薦食療:麥芽、雞內金湯方

麥芽、雞內金、陳皮、茯苓、薏苡仁各10克煮水,既健脾又消積,就可以解決脾虛型便秘,

3.第三種濕熱積滯引起的便秘,由于濕熱困于脾胃,在脾胃內混結不解,大便很難排出的,只見放屁不見排便,一旦有排便大便會粘壁,這種情況是濕熱積滯所引起的。

推薦食療:橘皮茯苓湯方

橘皮、茯苓、布渣葉、赤小豆、薏米各10克煮水,可以達到消積化滯祛濕的作用。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潘明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001]

資訊播報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porb.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